红色文化培根铸魂,立德树人启智润心。3月16日,岭南师范学院举行《碧血丹心耀众心——读黄学增烈士事迹丹青刻纸图文录》首发式,引导广大师生创新载体学党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矢志立德树人。该书由94岁高龄“广东好人”郑光华老师主编,创作历时两年多,由近百名学生共同参与完成。
活动现场,武术《南路先驱》、献画《革命的友谊》等舞台表演展现着红色文化,丹青刻纸《澎湃》等一幅幅栩栩如生的作品诉说着红色故事。现场还开设了流芳文化协会学生刻纸作品图文展、流芳文化协会书法展、“朝阳读书会”读书展、法治教育展等丰富多彩的展区,吸引了师生群众围观。广大师生通过丹青刻纸这一传统艺术载体,追忆岭师校友黄学增烈士的光辉事迹,从守正创新的丹青刻纸里,大家一同探寻百年党史的“精神密码”,凝聚“红色力量”、绘制“红色画卷”。
“将优秀传统文化刻纸这一艺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红色精神、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紧密相连,代代相传。”活动中,郑光华为岭师数计学院、岭师附中、湛江市第十六小学、云南昆明桃源小学、岭师幼儿园等学校代表赠送了新书,倡议广大师生和社会各界共同传承红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岭南师范学院关工委主任刘海涛分享了《碧血丹心耀众心》一书的创作细节、感人故事和心路历程,高度肯定了创作过程中郑光华老师带领同学们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展现出来的坚定的信仰、信念和信心,引导同学们通过学刻纸的方式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将爱党爱国荣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郑光华是位年逾90的独臂老人,1987年退休后仍长期坚持在教书育人岗位上继续奉献,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曾荣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优秀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她创办“丹青刻纸艺术班”,将爱国主义教育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先后教授学生1500多人次,指导学生创作、出版《燕岭花红——红船故事》等剪纸作品集,用艺术形式厚植青年学子家国情怀。郑光华的事迹被新华社、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教师报、南方日报等媒体广为报道,被新华社誉为岭南师范学院的“校园宝贝”“一号老人”。
“《碧血丹心耀众心》是继《燕岭花红——红船故事》等剪纸作品集出版后的又一力作,是郑光华老师积极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借助刻纸艺术开展红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实践。”岭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兰艳泽对首发表示热烈祝贺,高度赞扬郑光华老师退休后34年如一日,传承红色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尤其在引导学生学党史、学校史、学宪法、学雷锋、学刻纸等方面,传承红色校史基因,厚植师生家国情怀,是广大教师学习的典范。兰艳泽呼吁广大师生要以郑光华老师为榜样,充分挖掘和运用红色校史资源铸魂育人,传承红色基因、践行立德树人。
近年来,岭南师范学院始终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红色校史文化,构建红色基因传承体系,大力拓宽思政育人渠道,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推动党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发挥党史立德树人的重要作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凝聚郑光华等老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躬耕笃行、踵事增华,通过一系列活动推动广大师生挖掘红色校史,赓续红色血脉。
活动由岭南师范学院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和校团委共同主办,相关部门和学院负责人,特邀嘉宾校友,校关工委全体人员参加活动。
【撰文】邓安祺 通讯员 郭莉敏 张少华 杜晚茹 伍正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