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菌轮作,郁南开启“一田双收”新模式

南方+ 记者

近日,郁南县历洞镇的富硒食用菌产学研基地试种的首批赤松茸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长势喜人,农户正忙碌采摘赤松茸。

郁南县历洞镇的富硒食用菌产学研基地里,农户正忙碌采摘赤松茸。

历洞镇农业农村办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批试种的赤松茸是由收割完晚稻的田里种植的赤松菌生长而成,待赤松茸收割完成后又种植了水稻,确保了“菌稻”两收。这样的“稻菌轮作”循环模式,让当地秋收后原本闲置的稻田充分发挥经济效益,废弃菌棒还田作为有机肥,为水稻种植提供充足肥料,既节省化肥成本,又实现了一田多收,提高了农户的经济收入,明年将扩大富硒食用菌的种植面积。

郁南县历洞镇的赤松茸长势喜人

目前,该富硒食用菌“产学研基地”约4亩,是郁南县联农带农机制的缩影。基地利用驻镇帮镇扶村的帮扶资金,通过与高校(肇庆学院)合作,不仅种植了赤松茸,还种植了竹荪、黄金菇等其他食用菌,集科研、教学、示范、生产、销售于一体,形成集菌种生产、技术培训、种植指导、产品回收、产品销售一条龙服务,以“基地+教学+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吸纳了农村劳动力,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

郁南县历洞镇富硒食用菌产学研基地种植的竹荪

据悉,郁南县还利用冬闲田种植油菜花、格桑花、紫云英等,通过“稻花”轮作模式,既“美”了乡村,又鼓了“钱袋”,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又吸引了市民和游客前来观赏,带旺郁南县旅游业发展,助力“百千万工程”。

郁南县利用冬闲田种植格桑花

南方+记者 王谢思齐

通讯员 张健珍

编辑 伍欣莎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