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研究成果首次登上Cell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3月15日,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上正式刊出,该研究首次揭示CRB1基因突变会破坏肠道和视网膜之间的屏障,导致肠道中的有害细菌进入视网膜,引起致盲眼病——遗传性视网膜病变,并提出抗生素治疗和基因治疗或能有效预防、阻断相关眼病的发生和进展。这是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在Cell杂志上发表的首篇论文。

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发表在《细胞》上的研究成果

历时8年揭示肠道菌群与眼内细菌关联



遗传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类致盲眼病,主要由基因突变引起,多发病于儿童及青少年阶段,约每2000人中有1人患病。在致病因素方面,如今,已发现超过250种基因的突变可能导致Leber先天性黑矇、视网膜色素变性等遗传性视网膜眼病,其中,CRB1基因突变最常见。

此类疾病易于诊断,却难于治疗。该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山眼科中心客座教授魏来介绍,目前,通过基因检测便可以进行诊断,但因其带来的视网膜变性种类繁多,尚无明确有效治疗手段。

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山眼科中心客座教授魏来

为了探索相关眼病的形成机制及其治疗方法,8年前,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科研人员开始了科研攻关。

在前期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过往认为“人眼内部完全无菌”的说法并不准确,科研人员在病人眼内发现7种细菌,这些细菌和不同眼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

眼内环境相对封闭,细菌是如何进入的?研究团队在不断实验中有了意外的发现:含有多种细菌的肠道和眼睛之间存在联系,且CRB1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魏来介绍,CRB1是一种跨膜蛋白,能够贯穿、跨越生物膜,在人眼的视网膜部位高度集中。以往研究发现,CRB1基因仅在人类和小鼠的眼睛和大脑中表达,在视网膜和大脑之外的表达情况尚不明确。而该研究团队首次发现,CRB1基因能够调控肠道与身体其他部分之间的传递,帮助对抗病原体和有害细菌。

经进一步研究,科研人员得出结论:当CRB1基因发生特定突变时,视网膜和肠道之间的屏障可能会被打破,从而使肠道中的细菌能够进入眼睛,最终造成视网膜损伤,引发失明。

基因治疗有望应用于遗传性视网膜病变



回顾长达8年的研究历程,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山眼科中心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峰坦言,每一项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例如,为了发现病灶中少量存在的细菌,科研人员需要耐心、细致地将整个视网膜全部切片,一一检测,开展一系列排除和验证实验。

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山眼科中心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张峰

令科研人员感到欣慰的是,8年攻关终结出硕果。作为一项基础研究成果,该成果对临床一线最大的意义在于,为CRB1相关遗传性致盲眼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基于小鼠实验,该研究提出,抗生素治疗和基因治疗或能有效预防、阻断视网膜变性的发生和进展。

不过,这一结论并不意味着两种治疗方法都适用于临床应用。魏来提示,肠道菌群对人体功能维护起到重要作用,长期接受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菌群失调、代谢失调、营养失调、免疫失调等副作用,不利于人体健康。

在他看来,相比之下,基因治疗或局部肠道基因治疗的可操作性更强、可行性较高、副作用更可控。“不过,探索应用于临床的基因治疗仍有较长的路要走,还需要开展进一步研究,完善安全性、法律监管等问题。”魏来说。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表示,这是中山眼科中心在Cell上发表的首篇论文,也是为中山大学今年建校100周年送上的一份“贺礼”。

中山眼科中心主任、医院院长林浩添

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建议,依托国内高水平眼科中心,创建世界一流的“国际眼科医学中心”。林浩添说,这项成果也激励眼科中心科研人员坐住、坐稳“冷板凳”,发挥好全国眼病防治全国重点实验室的作用,在眼病领域取得更多基础研究重要成果。

研究团队成员合影

研究团队成员合影

【文字】南方+记者 吴雅楠 卞德龙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编辑 彭正子 何雪峰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