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专区”上线暨深莞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跨域融合签约仪式举行。“i深圳”和“i莞家”APP同步上线“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专区”,专区涵盖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看病就医、户政车管、交通出行等领域共60余项高频服务事项,实现深莞两地政务服务“双城”联动。
“i深圳”牵手“i莞家”
涵盖劳动就业、看病就医等领域
深圳市民刘先生因为工作的原因,经常穿梭在深圳和东莞之间。过去他的手机里下载了各种APP,办理了两地交通卡,每次乘车前不停翻找。自从“i莞家”APP“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专区”上线后,刘先生的通勤生活瞬间变得轻松起来。
据悉,“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专区”在生活服务方面,上线了乘车码、地铁线路、医院挂号、医保电子凭证等便民服务,群众在两地扫码乘车、就医等仅需使用一个APP。
在个人办事方面,为群众提供社保办理、户口迁移办理、不动产登记查询、职业证书查询等服务,群众可随时随地在专区内进行实时在线查询;
在企业办事方面,上线行业许可与备案、公司撤销登记等服务,为企业在两地要素流动衔接提供高质量服务。
在人才服务方面,上线群众比较关心的档案办事指南、到档情况查询、人才引进进度查询等服务,便利两地人才流动。
此外,民生服务地图、文化生活、政策资讯从群众生活、文化旅游、资讯等方面,为群众提供快速了解两地政策和资讯的窗口,实实在在满足了两地群众的异地办事需求。
在东莞上学的小林最近需要办理大学生入户东莞业务,以前要在线上预约,准备资料,去现场办理,最后现场取证,十分不便。现在只要打开“i深圳”APP“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专区”,就可以直接在线办理大学生入户以及申领东莞人才优待卡,办理成功后证件还可以邮寄到家,免去了两地往返的费用和时间。
“‘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专区’上线是两地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合作的一个重要起点。”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副局长、二级巡视员王耀文表示,深莞两地将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协同,在基础设施、数据资源、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合作,为深化深莞两地跨域融合打下更坚实的基础,让改革红利惠及更多企业群众。
加快布局跨市融合信息基础设施
构建“数字湾区”城市公共服务圈
近年来,广东陆续推出关于深化政务服务区域合作的改革举措,重点解决群众异地办事堵点难点问题,更好地满足群众服务需求。深圳、东莞深入推进各类政务服务事项“跨域办、就近办、一次办”,强化数字理念引领和前沿技术应用,一体化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局长刘佳晨表示,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依托“i深圳”和“i莞家”,发挥各自优势,聚焦深莞两地差异化的办事需求,力求让专区服务更好用、更实用,更有针对性,以数字化进一步助力“数字湾区”发展。
东莞市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张志云接受采访时表示,“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专区”上线,是深莞在政数领域强化合作、开拓创新的重要里程碑。深莞两地将围绕深圳都市圈建设,聚焦便利深莞两地市民生活和企业发展,开展多维度的深度融合,除了“i深圳”APP和“i莞家”APP的线上互通,还将推动深圳龙华、龙岗和东莞松山湖、凤岗、塘厦的线下互融,以及基础设施、数据要素和安全等方面的深度协作,以实际行动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
“深莞两地深化合作是‘强强联合’,对于贯彻落实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具有重大意义。”广东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魏文涛表示,希望深莞两地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推进全要素融合发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为服务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仪式现场,深莞两地政数局还共同签署《深莞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跨域融合合作协议》,该协议是广东省内首份地市间数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设的全方位合作协议。
接下来,深莞两地将以“深莞跨域融合服务专区”建设为起点,加快布局跨市融合信息基础设施,构建多元协同、数智融合的算力体系,探索两地公共平台重点功能共享,推进数据资源互联互通、协同治理,进一步推动深莞两地政务服务联动发展,为探索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公共服务圈提供示范引领。
南方+记者 杨溢子
受访单位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