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是春好处,春耕正当时。3月15日,2024年珠海市春耕暨田长制工作部署现场会议在斗门井岸镇举办。南方+记者从会上获悉,珠海农资充足价稳、农机农具到位,春耕生产全面铺开,春播粮食意向4.5万亩,同比增加6.69%。
春耕现场。
2023年,珠海克服灾害天气和病虫害等不利因素影响,粮食单产同比提高1.45%,实现大豆播种面积0.29万亩、油料播种面积0.29万亩,分别同比增加43.98%和12.55%,完成年度粮食油料生产任务。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稳面积、增单产的双重目标。珠海市在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方面已走在全省前列,但单产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为进一步挖掘耕地生产潜力、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珠海将加大力度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实施“一喷多促”措施,力促单产提升;各区以粮油等主要作物增产扩面行动为引领,加强高产示范片、种植示范片建设,通过攻关与示范相结合,努力实现粮食作物单产的显著增长。
粮安天下,根本在耕地。珠海计划激活撂荒耕地资源,完善水利设施,优化农田条件,让荒地焕发新生;摸清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的底数,年底前制定实施方案,2035年前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与此同时,珠海还将抓牢抓实“田长制”工作,推动耕地保护工作落地见效。
“田长制”将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落实到责任人、地块和网格,是打通耕地保护“最后一公里”的重要途径。
当前,珠海正逐步开展“田长制”相关工作,其中网格划定工作已于今年年初完成,全市共划定耕地网格661个,是全省首个率先完成的地市。
会议要求,珠海各区、各镇作为耕地保护的责任主体,要对基层田长发现的违法破坏行为及时研究处理,确保将其制止和整改在“萌芽”,同时要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形成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发现、上报、研究、整改和反馈”闭环管理。
南方+记者 王韶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