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千万工程”新政来了,中山新增至少10亿元打造典型镇村

南方+ 记者

近日,南方+记者从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和市财政局获悉,《中山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财政政策措施二十条》(以下简称《二十条》)已正式印发。

围绕“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总体目标,中山市财政局充分发挥财政资金要素保障职能,出台财政政策措施《二十条》,加速集聚产业人才要素,助力乡村振兴,支持推动中山“百千万工程”各项任务落实,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树立标杆

新增不低于10亿元打造典型镇村

2023年,中山3镇、15村入选省级“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名单。同时,中山还遴选出了6个市级典型镇和16个市级典型村,以此为强镇兴村重要发力点。高质量培育一批“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也已被写入了2024年中山市政府工作报告。

为培育更多典型镇村,树立“百千万工程”示范标杆,中山市财政三年内新增安排不低于10亿元支持打造包括省级、市级典型镇典型村建设在内的选树培育工作。资金按照“先确定项目、再安排事前启动资金”原则,镇街发挥主观能动性确定镇村两级项目,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及各工作专班把好审核关,通过分年度统筹安排、分领域统筹使用资金,奖励先进担当作为,在打造“典型”中的“典型”的同时,支持鼓励非典型镇、非典型村选准选好“百千万工程”项目,竞标争先。

围绕“经济强、城乡美、社会治”的目标,在产业发展扶持方面,中山将安排产业扶持专项资金。支持打造“十大舰队”企业,鼓励重大项目落地投资,落实企业梯度培育政策。支持鼓励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支持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

支持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2022-2026年,中山将投入超50亿元支持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分类对数字化智能化示范工厂建设、高水平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试点建设等给予资金补贴。

改善民生

投入超3亿元支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优化提升公共服务配套,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教育文化扶持方面,中山将安排超3亿元支持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学前教育普及普惠、特殊教育普惠融合,聚焦扩大公办学位供给、改善镇街办学条件,提升中小学校办学能力。

此外,中山将安排市财政补助资金,对旅游业态提升、打造民宿特色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项目给予补助。植入脆肉鲩、“村BA”、金色大地音乐会、中医药、香山书房、香山新街市等中山特色元素,打造特色农文旅融合项目。

在改善民生方面,中山将安排市级就业创业专项资金,开展就业扶持、创业扶持、职业培训扶持,支持“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建设,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突出就业优先导向、鼓励自主创业,持续改善就业创业环境。

同时,推动“香山长者饭堂”建设,对示范点建设给予奖励,对低保、低保边缘家庭中的老年人给予用餐、送餐补助。市财政对镇街按不高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家推荐标准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标准建设实际产生费用给予奖补。

风貌提升

投入3000万元奖补美丽乡村先进梯队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百千万工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支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中山激励美丽乡村建设创先争优,市财政将安排3000万元,对美丽乡村指数测评排名靠前的镇街给予奖补。

为支持美丽农村路建设,中山鼓励镇街积极开展农村路建设,建立市级2024—2026年三年“美丽农村路”建设计划项目库,市财政按项目建筑安装工程费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

激活乡村基层的人才力量,是中山走向城乡共融共美的重要动能。为了鼓励更多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乡村,中山将用好用足中山市人才双创发展母基金,引导资本加大人才引入、人才创新创业领域的投资,吸引各类人才在乡村振兴中建功立业。安排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对特聘人才、青年后备人才给予财政补贴;分层次分类型给予50%到100%的人才房租金补贴。

南方+记者 苏芷妍

通讯员 张稳

编辑 王浩宇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