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3月14日21时25分,马斯克旗下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重型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是星舰的第三次试飞。
第三次试飞在发射4分钟后,星舰已完成一、二级分离,表现好于前两次试飞。
火箭发射升空,33台发动机均正常发动。在发射2分40秒后,星舰按照预定计划成功进行热分离,成果已超越第二次。发射约11分钟后,超重助推器完成其使命,星舰开始进行舱门打开。发射约28分钟后,舱门完成关闭,星舰完成舱门开关测试。发射47分钟后,星舰执行二次点火演示,猛禽发动机点火成功,标志着星舰试飞取得又一里程碑式的突破。
随后,星舰重新进入大气层,在剧烈的摩擦下丢失信号,画面显示其海拔高度65千米,SpaceX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称飞船已经失去,任务提前结束。预定计划中星舰无回收规划,只是应完整坠落在印度洋。
马斯克祝贺星舰已达到环绕速度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下午,负责在美国监管民用火箭发射的联邦航空管理局FAA签发许可证,批准SpaceX公司再度进行超重型火箭星舰(Starship Super Heavy vehicle)的发射测试。
随后,SpaceX宣布,计划于3月14日进行星舰第三次试飞,发射窗口在北京时间3月14日20时。由于团队需要处理墨西哥湾禁航区域的数艘船只,因此星舰的第三次试飞预期将在北京时间21时25分左右点火起飞。
而在前一天,马斯克发表推文称,星舰已做好再次试飞的准备。
在星舰第三次试飞前的一个多小时,直播平台便“挤满”了线上“云”观看这次试飞的网友,大家在期待着,同时也充满疑问:星舰这一次能否成功?
在此前早些时候,第三次试飞组合体已经完成全箭加注测试,这次发射将在SpaceX位于得克萨斯州博卡奇卡的发射场进行。
北京时间3月14日21时25分,星舰第三次发射升空。在发射2分40秒后,星舰按照预定计划成功进行热分离;在发射4分钟后,已完成一、二级分离。
对于第三次试飞,马斯克希望,这一次星舰能实现更多目标。
根据SpaceX官网介绍,在第二次试飞的基础上,第三次试飞将尝试更多的目标,包括打开/关闭“星舰”飞行器的有效载荷舱门、首次在太空中重新点火Raptor发动机。同时这次还会尝试新的飞行轨迹,星舰飞行器的水面着陆点将定位在印度洋。根据官方公布的时间表,假设一切顺利,这一套流程需要64分钟左右。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飞行试验还将测试星舰在太空中打开和关闭有效载荷舱门:可通过这一方式使用星舰大规模部署星链卫星。
星舰全箭直径9米,高约121米,箭体材料主要采用不锈钢。第一级是超重型助推器,高达71米,可加注推进剂3400吨,起飞总推力达到了惊人的7590吨,是20世纪美国登月的阿波罗计划使用的土星5号重型火箭的2倍多。第二级则是飞船,也即狭义的“星舰”,高约50米,可加注推进。
SpaceX称,星舰在两级全回收状态下的近地轨道运力不低于150吨,一次性发射状态运力高达250吨。如果其成功投入使用,将是人类历史上运力最大的火箭。
马斯克发文,向星舰团队表示祝贺
北京时间3月14日21时40分,马斯克发文,向星舰团队表示祝贺,“星舰已达到环绕速度”。
北京时间22时16分,SpaceX再次发消息称,星舰重型运载火箭调整角度,正重新进入地球大气层。
每次试飞,都是为实现未来登月
在今年2月底的线上音频直播中,马斯克曾表示,第三次星舰试飞能够达到地球轨道的概率能有70%—80%。现在的火箭要比第一、第二次试飞时好多了。
据悉,星舰在试飞过程中并非真的要上地球轨道,而是需要达到能进入地球轨道的飞行速度——至少1.75万英里/小时。在去年11月的第二次试飞中,星舰在自毁前最终达到过1.5万英里/小时的峰值速度。马斯克曾预测那次试飞成功概率只有50%。
去年4月,星舰迎来首次试飞;在去年11月的第二次试飞中,虽然仍以爆炸结束,但星舰飞船的飞行高度超过100公里,已进入太空。
在北京时间2023年11月18日21时许,星舰进行第二次发射,火箭点火发射升空。彼时,一、二级火箭分离成功了,还未来得及欢呼,问题产生:第一级助推器分离后不久在空中爆炸解体。第二级飞船则在升空8分钟后失联。
在去年4月的首次发射中,火箭在半空中发生爆炸。相比之下,去年11月18日的第二次发射成功得多,星舰飞船的飞行高度超过100公里,标志着它已正式进入太空。
星舰第二次试飞最大胆的改变和尝试,就是首次采用级间热分离方式。马斯克称之为“飞行中最危险的部分”。当时,CNN形容说,星舰第二次试飞比去年4月尝试时走得更远。
按照NASA和SpaceX的解释,这些发射,每一步都是为了实现未来登月及更为长远目标。NASA选择了星舰在未来执行“阿尔忒弥斯”(Artemis)3号计划,搭载宇航员前往月球。该计划将于2026年9月进行。
【采写】南方+记者 杨琼 徐勉 王诗堃
【统筹】张志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