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 | 又到春暖花开时,鼻塞流涕打喷嚏!过敏性鼻炎这些常见误区千万注意→

广州卫健委
+订阅

“医生,我最近好难受啊,早上起来就不停打喷嚏,鼻涕也一直流个不停,时不时就要擤鼻涕,垃圾桶里都是我包的‘云吞’,工作学习都变得力不从心了。”又到了一年中春暖花开的季节,你是否也有这样的困扰?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

很多朋友认为这是个“不治之症”

真的是这样吗?

究竟有没有治疗的方法呢?

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指导专家:

于锋 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01

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

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症状是鼻塞、鼻痒、打喷嚏、流鼻涕,有时候甚至会引起嗅觉减退、听力下降、眼痒或者结膜充血等症状。

那么我们要怎么分辨究竟是过敏性鼻炎还是感冒呢?

其实,我们俗称的“感冒”在医学中也叫急性鼻炎,与过敏性鼻炎一样同属于鼻部的炎症,当然两者的症状是有一定的相似性,但是又不完全是一样的。

例如感冒时,流出来的鼻涕往往是黄色的,性状上可以是水样的也可以是黏稠的,而过敏性鼻炎流出来的鼻涕,常常都是清水样的;

同时,感冒通常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可能会有全身乏力、畏寒等不适,一般3~7天症状即可自行好转,而过敏性鼻炎是由鼻腔的过敏反应引起的,经常是在接触某些过敏原或者温度突然变化时发生,一般不会有全身性的症状,而且一旦脱离过敏原,症状很快就能得到缓解。

但是无论是感冒还是过敏性鼻炎,发病时都请及时就医,交由专业的医生来进行诊断。

02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对于过敏性鼻炎的治疗,医生往往会采取阶梯式治疗方法,即根据患者病情由轻到重,循序渐进采取不同的治疗手段,主要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 避免接触过敏原

对于过敏性疾病首要也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般脱离过敏原后,症状就会很快好转,过敏性鼻炎的常见过敏原有尘螨、花粉、动物毛发等,如果想知道自己具体是哪种过敏原引起的症状,建议前往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

  • 药物治疗

可以应用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减充血剂等药物减轻患者的症状。

  • 特异性治疗

通过反复和递增过敏原剂量的方法注射特异性过敏原,主要有皮下注射和舌下含服两种给药途径,通过提高患者对过敏原的耐受能力,达到再次暴露后不再发病或者发病但症状减轻的目的。该方法远程疗效较好,但是疗程较长,而且有一定的禁忌证,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适用,详情请咨询耳鼻喉专业医生。

  •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通常不作为常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上述治疗效果不佳而且症状严重的患者,在充分评估适应症及禁忌证后,可行选择性神经切断术,例如鼻内镜下翼管神经切断术等。

由于每个人的症状、过敏原不一样,医生需要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因此各位受过敏性鼻炎困扰的患者建议还是及时就医,根据医生制定的方法进行治疗。

03

过敏性鼻炎常见误区

Q:

我听说过敏性鼻炎是治不好的,一辈子就只能这样了是吗?

A:

其实这个说法并不完全正确,确实过敏性鼻炎作为一种免疫性的疾病要达到根治的效果并不容易,但是只要遵医嘱治疗,症状往往能大大减轻,达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的效果。

Q:

医生给我开的药我回去查了是激素,用了会不会很大副作用啊?

A:

生活中确实很多人都会闻激素色变,但是鼻用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常用药物,作为局部使用的激素类药物,并不像口服或者注射用药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全身性副作用,并且用药时间一般推荐为早上8点,早8点是正常人体糖皮质激素分泌的高峰期,那么局部应用下对全身的作用量是非常轻微的,副作用方面一般以局部的副作用多见,常见的可能会有流鼻血,如有用药后不适请及时就医调整用药即可。

Q:

手术方法听起来很恐怖,一个小小的鼻炎究竟有没有做手术的必要啊?

A:

其实手术治疗不推荐作为通常的治疗方法,但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并且症状严重,以至于对日常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的患者,经充分评估手术风险后可选用的方法,而且手术通常会在鼻内镜下进行,是微创手术的一种,创伤性小,近年来术式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手术时间也较短,所以并不需要过于恐惧。

Q:

我是老鼻炎患者了,往年自己扛一扛也就过去了,今年怎么好像越来越重了?

A:

在无法避免接触过敏原的情况下,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是很难自行好转的,若不加以治疗,病情可能会加重,甚至会演变为变应性哮喘,因此发病时请及时就医,不要选择自己硬抗。

Q:

我用了药之后好像症状好点了,要不我自己停药了吧?

A:

千万不要自行用药或者停药,对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通常建议持续用药4~6周甚至半年,而对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则应提前1周用药,季节过后也应持续用药2周左右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擅自停药可能会导致病情反弹或者加重。

来源: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编辑:大然   责编:邹向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注重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联系和投稿邮箱:jiankangGZ@126.com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