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灵猫,时长共09秒)
趁着月色,一只穿着黑纹斑点花大衣的小灵猫悄咪咪的出现镜头里,拖着黑褐相间环状纹的长尾,左顾右盼甚是机敏……
3月10日凌晨3点左右,广东内伶仃福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通过红外相机数据采集,记录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的活动身影。据悉,这是保护区管理局首次捕捉到小灵猫的野外活动影像。
小灵猫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被列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IUCN)红色名录,别名七间狸、乌脚狸、班灵猫、香狸,属于灵猫科、小灵猫属。成年的小灵猫长约48至58厘米,尾长33至41厘米;全身灰黄或浅棕色,尾部有黑棕相间的环纹。通常栖息于森林、灌丛、土丘、草丛,上半夜活动最频繁。
小灵猫。图源:国家动物标本资源库
这已不是小灵猫在深圳的首次现身。2023年2月,小灵猫在梧桐山上夜食喜入镜;2022年12月,布设在七娘山的红外相机拍摄到小灵猫的活动画面…
小灵猫在深圳的频繁现身,是福田红树林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象征,更是深圳生物多样性持续丰富的体现。近年来,深圳不断加强自然生态保护,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城市生态质量越来越好,仙湖苏铁、中华穿山甲、白鹇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的种群数量稳定增加。
目前,深圳有着3万多个物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5种,比如小灵猫、黑脸琵鹭、中华穿山甲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8种,包括豹猫、猕猴等。
【撰文】南方+记者 徐烜和
【视频】南方+记者 朱洪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