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级高水平医院的主任专家来到‘家门口’,为我母亲做手术,让我们省去到大医院的路途奔波和长时间等待,这边崭新的环境和贴心的服务,也让我们感到很满意。”林先生是汕头市金平区鮀莲街道的居民,他所说的“家门口”的医院,正是去年下半年刚搬迁新院区的鮀浦医院。此前,该院试业成为金平区西北片区的首座综合医院,有效补齐基层医疗短板。
春风送暖,万象更新。笔者了解到,2024开年之际,该院也更名为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并升级为二级综合医院。“新院区启用后,我院硬件资源迎来扩容升级,学科建设也得到迅速发展,专科联盟建设和医联体建设均取得较好成果,接下来我们将致力于让辖区及周边群众享受到更优质的医疗服务。”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李祥说道。
汕头市中心医院的外科专家到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指导手术。 受访者供图
硬件扩容升级实现跨越发展
“我们把过去这一年定义为医院的‘搬迁发展年’,以搬迁新院区试业为契机,提升医院发展能级,推动医疗服务水平的整体提升。”陈李祥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金平区鮀浦医院成立于1958年,是一所集急救、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于一体的区属一级甲等公立医院。在医疗资源紧缺的年代里,鮀浦医院曾因妇产科的出色服务闻名远近,积累了良好口碑。近年来,随着院区建筑和医疗设备的老化,医院逐渐无法满足片区群众对现代化综合医院的诊疗需求。为此,金平区委、区政府启动了位于金平区普宁路38号的鮀浦医院易地建设项目,并将其列入区重点民生工程。2023年8月,这座按照国家二级综合医院标准建设并配套先进设备设施的新院区投入使用,为医院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新院区占地面积8800多平方米,建成1栋15层门诊住院综合大楼、1层地下停车库和1栋供氧配套楼,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设有床位300张。同时,配套了东软CT、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GE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等一批先进医疗设备。
陈李祥坦言,医院从原来地处鮀江街道的涉农社区搬迁到金平工业区,床位数还一下子增加了2倍,此前他还担忧医院业务量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下行调整。但是,医院医护、行政团队用敬业的态度与贴心的服务,迅速适应新院区的硬件与设备,推出了系列便民措施。目前,医院住院病人数创下该院历史新高,服务范围从原来的鮀江、鮀莲片区扩大至鮀江、鮀莲、月浦、岐山等街道和金平工业区、汕头市区,并辐射至周边的揭阳市揭东区和潮州市潮安区,有效缓解周边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摆数据,亮成绩。陈李祥介绍,去年8—12月,医院外科手术量比前年同期增加6.95%,较复杂的三级手术和风险较高的四级手术占比提升明显,急诊医疗增加近两成半。新院区硬件环境迎来扩容升级,新开设的多个病区使得群众服务数量大幅提升,也让医院全年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1.73%。“医院搬迁新院区后取得的亮眼成绩,成为激发全院上下更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动力。以饱满的热情和贴心的服务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陈李祥说道。
多措并举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阿姨,您要记得不能坐得太低,这样更利于日后的康复……”“伤口疼吗?你要辛苦一下多坐起来活动了……”这一天,在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病房里,汕头市中心医院创伤骨科主任、主任医师邱雪立和普外二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李颖正带领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外科医生们查房,仔细询问病人康复情况。
据介绍,搬迁新院区后,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与汕头市中心医院的专家们密集互动,外科病区与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普通外科建立专科联盟,邀请中心医院创伤骨科、普通外科的主任专家担任外科顾问,利用休息时间到该院坐诊、查房、手术、指导。
邱雪立介绍,科室在帮扶过程中,既为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生提供手术方法指导,还指导他们熟练掌握实操,让新院区配置的外科新设备更好地融入日常的工作体系。据介绍,在汕头市中心医院普外二科专家的帮扶指导下,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的普外科治疗水平也得到大幅提升,目前已经普及了一批腹腔镜新术式,为基层常见病带来了更精准化、微创化的治疗。
除了建立专科联盟外,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的医联体上级单位——汕头市第二人民医院也指派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林建群担任该院的外科专家顾问,同时指派由心血管内科、介入医学科、消化内科、老年医学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团队定期到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坐诊、手术,提升该院的诊疗服务水平。
“搬迁新院区以来,在外院专家的帮助下,外科科室开展了多种骨科微创手术、腔镜微创手术,让当地的村居群众再也不用奔波到中心城区,直接在‘家门口’接受四级手术治疗。”金平区第二人民医院外科主任郑国宝介绍,群众在该院即能享受到三级医院的同质化诊疗服务和更实惠的诊疗费用,有效减轻群众的就医负担,大幅提升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
南方+记者 彭深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