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天气忽冷忽热
降温、升温、降温又升温
嗓子巨痛、喉咙肿
不少朋友不幸中招了“刀片嗓”
......
假如正在备孕或怀孕的朋友中招了怎么办呢?从中医的角度有什么缓解的办法呢?小编邀请了广东省生殖医院中医科主任李丽为大家科普一下。
常见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急性喉炎等,都可引起嗓子疼,多由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引起,或是混合感染所致。本次嗓子疼症状比较急,多数出现咽部干燥灼热感,往往在咽口水的时候痛感更加明显,部分疼痛会放射到耳部,产生反射性的疼痛,有时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出现喉咙肿痛的症状时,不少朋友消炎药吃了一大堆,还是不见好。在没有感染的情况或者明确病原学的情况下盲目使用消炎药,效果不一定好,还可能引起耐药等其他问题。出现咽喉肿痛的情况,中医中药的方法用对了,有可能见效更快,疗效更好。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妇女能够安全地妊娠并生育健康的婴儿”关系到家庭幸福、人口素质提高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等问题[1]。受孕后1-2周内(末次月经第14-28天),药物对妊娠的影响通常是“全”或“无”两种结果,要么自然流产,要么没有影响。受孕后3-8周(末次月经第29-70天)是宝宝发育的敏感期,最易受到药物影响,发生胎儿畸形。备孕和怀孕期间,出现“刀片嗓”,不主张硬抗,尽量在治好病的同时,不影响胎儿的发育。
咽喉肿痛属于中医学“喉痹”“急喉风”等范畴,多数因风热犯肺,上壅咽喉或肾水不足,不制相火,虚火循经上炎所致。针对这一类型的嗓子疼,中医缓解有办法。
药食同源食疗
咽喉肿痛初期,可以尝试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毒、润燥止咳的食物,如蜂蜜、梨、百合、银耳等,也可以选择罗汉果、橄榄、陈年咸柑桔、乌梅等药食同源的食物,既可以润喉,又对咽喉肿痛有很好的缓解作用。
推荐几款茶疗方,咽喉痛可以用桔梗、甘草1:2煮水喝,对于自觉口干、咽干明显的朋友,可用芦根、麦冬1:1煮水喝。或芦根、白茅根1:1代茶饮,对于没感冒但干燥有火的咽痛症状会明显改善。
以上食疗备孕人群可以饮用,孕妇需咨询医生后才能使用。
中医外治疗法
以下四个穴位单独或联合都可以治疗咽喉肿痛,效果比较好的穴位有耳尖穴,清热散风,消肿止痛。
少商穴,解热利咽,消肿止痛。
鱼际穴,清咽止痛。
太冲穴,泻火化湿,消肿止痛。
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按揉穴位或点刺放血。症状轻可以单侧,症状重可以双侧都放血,备孕女性可以放血,但孕妇应慎用。还可以用针灸治疗“刀片嗓”,不用担心药物的影响,不失为备孕和怀孕人群的优选。
刮痧法:用刮痧板,蘸香油或水轻刮患者皮肤至呈紫红色为度,常用部位有颈项后、背脊及前臂内侧,自上而下顺刮;两肩部位,呈扇形;两侧前胸及胁肋部,则应沿肋缘自后上向前下刮。备孕女性可以刮痧,但孕妇应慎用。
生活建议
建议饮食多样化,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新鲜蔬果;适当锻炼、早睡早起;多喝水,盐水漱口,借助水蒸气滋润咽喉部等;人多聚集处戴口罩,做好手卫生。体质调理方面,“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平时应该根据体质扶助正气,有利于抵抗外邪。
合理选择中成药
临床上缓解“刀片嗓”的常用中成药有银翘解毒片、清咽片、玄麦甘桔颗粒、铁笛丸、清咽滴丸、金喉健喷雾剂等,这些中成药,均提示“孕妇慎用”,虽不含有孕期禁用、慎用或忌用药材,但无孕期相关使用数据。备孕和孕妇,都不建议自行购买OTC中成药治疗,所有用药均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使用“孕妇禁用”的药物。按照《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辩证治疗急性咽炎分为外感风热、外感风寒、肺胃热盛三种证型,中药也要尽量选择药食同源的药物。
“刀片嗓”让人十分痛苦,影响日常生活,尤其是备孕人群或者孕妈妈,一定要想办法治好它,切不可一拖再拖,一忍再忍。
出现以下情况请及时就医
咽喉肿痛厉害,出现吞咽困难,甚至言语不清;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等全身症状比较明显;咳嗽咳痰很厉害;一到两周内还未出现明显缓解,且症状有加重的趋势。
本文科普指导
李丽 广东省生殖医院中医科主任
中医妇科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
专家介绍:全科医师,广东省临床医学会生殖医学专委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母婴保健专委会委员,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近20年。
擅长:灵活运用不同中药剂型结合古法针灸、脐针、火针、放血等疗法进行补肝肾、调气血、调脾胃等,达到男女同治、中西医助孕的目标,辅助生殖各阶段的中医辅助治疗,如薄型子宫内膜、卵泡发育不良、宫腔积液等;反复自然流产、月经不调、痛经、盆腔炎、产后调理、更年期综合征,男性少弱精、性功能障碍,肥胖、焦虑失眠、感冒、咳嗽、便秘、泄泻以及痤疮、湿疹、抗衰等调理。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