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食江湖,
有两大帮派——
无辣不欢党和滴辣不沾党
不吃辣的人永远不懂,
为什么有的人无辣不欢?
爱吃辣的人也想不通,
这些菜根本就不辣,怎么就忍不了呢?
然而,
吃辣与不吃辣真的
只是关乎口味选择吗?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场
“口味之战”背后的健康真相。
为什么辣那么吸引人呢?
01
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辣其实是一种痛觉,而并非一种味觉。
辣椒的辣主要来源于辣椒素,它会和皮肤、胃肠道黏膜上的痛觉感受受体结合。同时,大脑会释放有止痛作用的内啡肽,这是一种能够让人变开心的生物化学合成激素。
于是,吃辣的人就会感觉到
这样的多重刺激下,越吃辣的人就会越想吃辣。
不过,“爱吃辣对健康好与坏”的话题经常会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吃辣对我们的身体究竟会有什么影响呢?
吃辣对身体有好处吗?
02
辛辣的食物不仅能让菜肴味道加倍,吃辣对健康也有益处。
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
2021年,一项发表在《美国预防心脏病学杂志》的荟萃分析显示,辣椒中的辣椒素具有潜在的心脏保护和抗肿瘤作用,与每周吃辣不到一次的人相比,每周食用6—7天辣椒的人死亡率相对降低了14%。
降低癌症风险
一项涉及51万人的研究表明:在中国成年人中,经常吃辣可以降低某些胃肠道癌症患病风险,比如食道癌、胃癌、结直肠癌等,特别是对于从不吸烟饮酒的人群。
不过,这里说的是健康人,
如果患有胃溃疡、胃肠炎、食管炎......
最好少吃或别吃辣椒,
否则可能会加重病情!
同时要注意,
吃辣要控制量!
过量食用辣椒不健康
03
虽然各项研究表明,吃辣对健康存在很多益处,但并不意味着吃辣越多越好!过度吃辣反而会危害健康。
腹泻
大量吃辣会摄入更多的辣椒素,辣椒素会刺激胃肠蠕动,诱导肠道收缩迁移,增加排便次数,导致腹泻。
加重肛肠疾病
辛辣食物吃得太多,对肛肠健康并不友好。有调查显示,随着吃辣频率的增加,肛内肿物脱出、肛门周围疼痛、肛门坠胀感、便血的发生率呈现增加趋势。
这是因为辛辣食物在消化道难以消化吸收,对直肠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易使静脉丛充血和肛窦发生炎性反应,以致静脉壁抵抗力下降,结肠功能紊乱,从而诱发肛肠不适。所以,如果有痔疮、肛裂、肛周脓肿等肛肠疾病的问题,最好不吃辣。
口腔溃疡
过量吃辣椒,辣椒素对口腔粘膜的直接刺激再加上粘膜水肿,容易导致口腔溃疡、牙龈肿痛。
胃疼
一次性吃太多辣,胃黏膜会受到刺激,使其高度充血,容易引起胃痛、腹胀等不适反应。
怎么健康地吃辣椒?
04
01 有胃肠道疾病的最好别吃
适量的辣椒素,会促进胃部的血流供应、胃黏液的分泌,并抑制胃酸的分泌,胃黏液可以在胃黏膜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
所以,适当吃辣,胃黏液分泌增多,能加快修复损伤的胃黏膜,对胃部起到保护作用。
但是患有肠胃炎、胃溃疡、食管炎的人:要谨慎吃辣,不然辣素会刺激胃肠黏膜,加重炎症。
02 注意量,要量力而行
吃辣后,出现胃痛、烧心、反酸等不适,都是身体在发出预警,应马上停止吃辣。千万不要攀比,盲目追求吃重辣、变态辣。
03 优选新鲜辣椒,其次干辣椒
每百克新鲜辣椒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198毫克,居各类蔬菜之首,此外维生素B、胡萝卜素以及钙、铁等矿物质含量也较为丰富。而干辣椒由于水分流失,很多营养保留较少,因此不如鲜辣椒有营养价值。
04 注意烹饪方式
很多人在炒制辣椒时,总是等油温变高、冒烟了再放入,但辣椒富含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在高温的作用下都会分解,营养也就流失了。
辣椒不仅不耐高温,也不耐盐,过高的盐分也会导致辣椒素的流失。
所以辣椒在烹饪时最好急火快炒,油温别太高,也别放太多盐。
如何解辣?
05
01 喝牛奶
辣椒素是一种亲脂性物质,牛奶中的脂肪可以与辣椒素结合,起到缓解作用。另外,牛奶中大量的酪蛋白对解辣也有帮助。
02 吃点醋
辣椒素为碱性物质,醋中的醋酸能与其发生酸碱中和反应,减少辣椒素的含量从而降低辣感,起到缓解作用。
适当吃辣对健康有益,但过度吃辣则会浑身难受,还要警惕“菊花残、满地伤”。对于爱吃辣的小伙伴要注意适可而止,如果不适合吃辣,那就别为难自己。
来源:健教部综合整理自科普中国、腾讯医典
制作:健教部黄梦琴
初审:黄红星
审核:谢伟光
声明: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仅用作公益科普宣传,如侵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