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一次挂号管3天”已惠及百万人次

广东健康头条
+订阅

3月12日,在广东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深圳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主任吴红艳分享了深圳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经验。她透露,深圳去年起推出的“一次挂号管3天”便民政策,自实施以来已有约100万人次受惠。她还提到,已经去筹正式成立的深圳医学科学院是深圳医学发展一大亮点,将以全新机制打通医疗与科技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全链条。

2023年6月,深圳市社康中心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启动仪式举行。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2023年6月,深圳市社康中心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服务启动仪式举行。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深圳医疗发展水平与资源布局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热点。“医疗资源不是一夜之间建成的,需要长久发力,不仅要总量够,而且要区域均衡布局。”吴红艳说。

为此,深圳一方面科学规划资源总量,根据深圳人口增长、人口结构、疾病谱以及异地来深就医需求,科学合理测算医疗服务需求,优化中长期医疗资源规划目标,制定专项规划。另一方面,促进区域均衡布局,“十四五”期间全市63.4%的规划新建项目向原特区外倾斜,将市大鹏医院、市新华医院等一批原特区外新建医院委托市属医院运营管理,实行集团化运作。

截至目前,深圳以市属医院为主体建设19家市级医疗中心,以区属综合医院为牵头医院组建21家基层医疗集团,实现每个区至少配置1家市级医疗中心和1家基层医疗集团,每个社区配置1家社康机构。

过去三年,深圳社康中心快速增长,并逐步给社康中心换“大房子”,最低面积标准提升到1400平方米,越来越多的市民能够在“家门口”看病。吴红艳说,2023年,深圳以基层医疗集团为主的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诊疗量占比达76%,全市84.7%的高血压患者、76.9%的糖尿病患者在社康机构就诊,90%以上的居民10分钟内能到达最近的医疗点。

在优化布局过程中,深圳还注重因地制宜。吴红艳举例说,深圳大鹏依山傍水,自然风景好,但人口相对较少。“我们一方面补齐当地医疗资源短板,另一方面以康复医学为中心,在当地重点布局康复专科,做到围绕资源科学布局。”她说。

她还特别提到了方便群众就医的“一次挂号管3天”。该政策自去年8月起提出,是深圳《关于优化门诊就诊服务工作的通知》中6项便民、惠民措施的第一条。

“患者就诊时,有些检验检查结果当时还没出来,新政策实施后,患者续诊无需再挂号,实际上不止管3天,有些医院延长至14天,在最后一份检查报告出结果后的14天内,都可以免费续诊。”她介绍,这项新政已经惠及大约百万人次。

吴红艳还强调了科技赋能在深圳医疗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深圳医学科学院去筹成立,是深圳医学一大亮点,它被赋予了全新机制,能够做到统筹资源,打通医疗与科技从基础研究到临床研究、成果转化的全链条。”她透露,《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提到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深圳医学科学院将统筹整个临床试验。

南方+记者 卞德龙

编辑 钟烜新 何雪峰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