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好景在春耕。
眼下正值春耕备耕的关键期,3月12日,走进鹤山市址山镇更鼓垌,农机轰鸣,翻耕、施肥、插秧,田间地头万象“耕”新,一派繁忙景象。
址山田间地头农机轰鸣,万象“耕”新,一派繁忙景象。 南方+ 任龙 拍摄
更鼓垌位于址山镇昆阳村委会,整片耕地平整开阔,连片水稻种植面积近2000亩。这里也是江门市三级(江门市、鹤山市和址山镇)联创的水稻高产示范片。
秧苗长势喜人,春耕备耕工作有序开展。 南方+ 任龙 拍摄
“更鼓垌水稻种植基本实现机械化,今年第一批春耕插秧正有序进行。”址山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李冠威说,第一批播种面积约300亩,主要种植的水稻品种是“万香一号”,该示范片采取统一供种、统一育秧、统一栽插、统一田间管理、统一防治病虫鼠害,实行机械化生产。
址山镇是鹤山农业大镇,有农田2.2万亩。 南方+ 任龙 拍摄
“址山镇是鹤山农业大镇,有农田2.2万亩。”李冠威说,今年全镇计划种植早稻14600亩,目前址山的水稻育秧进度超80%,办田进度超70%。
种粮大户是春耕主力,址山镇有一百多个种植大户,承包了7000多亩农田。
黄仕平是址山种粮大户之一。 南方+ 任龙 拍摄
“我今年耕作了200多亩稻田,备耕工作已全部完成。”址山镇种粮大户黄仕平说,去年引进了新式的履带式旋耕机,彻底解决了过去轮式拖拉机车轮下陷、破坏熟泥层的问题,大大提升了耕作效率。
近年来,址山镇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支持农机大户和合作社开展专业化服务。同时,址山积极做好机手作业技能培训,引导种粮大户积极为周边农户提供专业化、机械化服务,着力解决农村用工难、用工贵、散户种植效益偏低等问题,取得一定成效。
南方+记者 任龙
通讯员 朱强 唐景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