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失能人员撑起保障伞,长护险要来了?

南方评论
+订阅

文|杨悦

从往年的“扩大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到今年的“推进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政府工作报告再提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制度,“试点”二字却不见。这意味着,被称为社保“第六险”的长护险,将加速铺开。

当下,从国家层面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是场真真正正的及时雨。

官方解释,长护险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制度探索,“为长期失能人员的基本生活照料和与之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和资金保障”。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长护险制度参保人数达1.7亿,累计超200万人享受待遇,年人均减负约1.4万元,切实减轻了失能人员家庭经济和事务负担。与此同时也要看到,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其中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约4400万。北京大学一项人口学研究显示,2030年我国失能老人规模将超过7700万,失能老人将经历7.44年的失能期。应对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将带来的失能人口数量不断上升问题,长护险建设不得不提速。

推动长护险加速铺开,需要厘清认识层面的一些问题。比如,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失能人员”和“失能老人”混为一谈,但实际上除了年老,疾病、伤残等因素也可能导致“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在功能定位上,长护险受益人是否仅限定为失能的老人?国家医保局曾提到,“作为一项全新的制度,国外制度运行时间不长,国内也没有成熟经验可循,管理运行机制等还要在试点中加大探索力度”,试点“摸着石头过河”,各地政策不一在所难免。

全国统一的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出台后,部分城市尝试采用,部分原有待遇享受人员被挤出。多位专家指出,长护险制度转轨成本已经出现,“整体化”路径需尽快提出。2016年来,先后有49个城市进行试点,有的面向职工群体,有的则面向“职工+居民”,资金相对雄厚的城市还力求从重度失能到中度、从失能到失智、从老人到儿童的覆盖,政策内容分化严重。建立长护险制度,明确其功能定位、保障模式、服务模式等之所以重要,就在于能够避免个别地方形成路径依赖,给制度优化带来阻力。

推动长护险加速铺开,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过度依赖医保基金和财政补贴的筹资模式不可持续,未来,逐渐提升个人缴费责任是大势所趋。不过从试点情况看,年轻人因“没有了解过长护险”“年轻失能的概率并不大”等原因,参保意愿不高,某地自愿缴费的人中“近九成为重度失能人员”,参保人逆向选择心态明显。加快完善长护险顶层设计,有助于增强公众对政策的理解与认同。

另外,在现阶段家庭结构小型化、需求多样化趋势下,国家“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适销对路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发展与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满足多样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然而,长护险制度筹资、待遇、经办等设计有待完善,是影响商业保险公司参与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因素。而随着长护险制度建立,行业发展前景可预期,将增强商业保险公司参与动力,促进产品和服务开发。

总的来说,在试点取得经验基础上,适时建立全国统一的长护险制度,提升制度预期,或将推动长护险可持续健康发展。

编辑 翁子媛
校对 吴荆子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