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两会这扇窗,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戈隆东

实现现代化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但到目前为止只有少数国家实现了现代化。

如何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是国际社会长期关注中国的一大焦点。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也是国际社会观察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窗口。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一)

近年来,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负面外溢效应持续扩散,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大行其道,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

2023年,面对异常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党以中国式现代化凝心聚力,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顽强拼搏、勇毅前行,战胜多重困难挑战,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坚实步伐。

去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全球经济形势让各国都密切关注中国经济前景,比如时隔20多年再次来华的法国国际问题专家让—皮埃尔·帕日,他在看到中国发生的巨大变化后认为,“中国取得的成就表明,中国的(现代化)理论是行之有效的”。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二)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左右”“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更大的决心和力度深化改革开放”“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中国提出的一系列新目标新举措,通过全国两会让国际社会读出中国发展的活力、改革的魄力、开放的魅力,看到经济长期向好的积极信号,也期待中国高质量发展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

彭博新闻社网站播发的《从“人工智能+”到“新三样”,中国重要政治会议的热词体现出什么》一文中,将“新质生产力”列为中国两会热词之首,同样列入热词的还有“未来产业”“人工智能+”“超长期特别国债”等。

《纽约时报》也发文称,“这个国家(中国)以前制造玩具和衣服,后来制造电子产品和电池,现在制造汽车和飞机”,“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凭借高性价比涌入全球市场” 。

(三)

继续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

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标准制定,推动解决数据跨境流动等问题;

加强外商投资服务保障;

提升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旅游便利度;

全面深入参与世贸组织改革,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让更多合作共赢成果惠及各国人民……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总台国广记者李晋拍摄

全国两会释放出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信号,也让世界看到“中国追求的不是独善其身的现代化,愿同各国一道,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诚如伊拉克共产党官方媒体《人民之路》总编辑穆菲德·贾扎伊里所说,“中国式现代化不搞‘小院高墙’,而是‘敞开大门’同世界共享发展机遇”,中国坚定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将为世界各国实现合作共赢、促进共同发展提供广阔机遇。

(四)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不仅让国际社会看到无比广阔的前景,对中国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也激发了人类社会对于现代化内涵的深刻思考。

首次报道中国两会的尼泊尔记者高塔姆表示,他过去看到、读到的现代化都来自西方世界,“认为现代化就是西方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成功实践让他意识到,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和本国文化文明紧密相连才能实现现代化”。

透过今年两会,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独立自主、人民至上、和平发展、开放包容、团结奋斗……一个个“关键词”始终闪耀在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之中,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启迪。

(五)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既是中国人民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光明之路,也是促进世界和平和发展的正义之路。

中国两会是一个重要窗口,让国际社会近距离观察、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也更加认同这一人类实现现代化的新选择、新路径。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