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收录于专辑#南方读+#
3月11日,踏春而来的全国两会圆满落下帷幕。
3月4日至11日,近5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共赴盛会、共商国是,他们认真履职、踊跃建言,把民声民意带到两会现场,把中央精神传遍四面八方。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关键一年,广东何为?走在前列,广东何以?
我省全国人大代表返回广东,有这些履职心声和计划
沐浴着习习暖风,代表委员带着履职的行思、人民的期盼返粤,满怀热忱投身广东现代化建设,在新起点上推动“广东向新”。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现场。南方+记者 张梓望 摄
向新,要有奋斗的“劲头”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催人奋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加快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来自广东的代表委员,交流着“新”得与收获,激发起感恩奋进的更大劲头。
这是不断向上突围的闯劲。对以制造业立省、当家的广东而言,“Made in Guangdong + 新质生产力 = ?”,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层出不穷,容不得慢吞吞、磨洋工。
“要不断追求技术升级,让每一个产品走在别人前面。”全国人大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以丰富的实战经验力证“科技创新永远在路上”。在全国人大代表、TCL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东生看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潜力无穷,“敢投资未来才有未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中子科学部副主任孙志嘉则呼吁,组建粤港澳大湾区大科学装置“战队”,集中精锐解决国家战略科技问题。
这是抱持长期主义的韧劲。“大湾区人”同煲同捞,同心同行。大家在热议“粤港澳大湾区”连续8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时,感叹着“湾”有引力、内通外达,纷纷表示将化时代机遇为血脉相连、双向奔赴的行动力。
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发改委主任、广东省大湾区办主任艾学峰表示,将争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试点率先突破,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卡点堵点。随着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正式封关运行,全国人大代表、澳门工会联合总会会长何雪卿期待,更多湾区青年能迎来更大发展机会。“希望中国科技馆到香港开馆。”全国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副校长吴宏伟相信,科创教育的交流互促将发挥更大牵引力。
这是勇于攻坚克难的冲劲。如何把老百姓“想的事”变成政府“干的事”,把政府的“民生清单”变成老百姓的“幸福账单”?代表委员们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提出一个个接地气的意见建议。
“饮品添加剂标注不明确,必须改!”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惠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黄艳把调研思考写进履职建议。全国政协委员、南方科技大学副校长金李说,为更好满足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应大力鼓励养老产业发展,为市场化的养老服务机构提供更多金融资源支持,让更多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周琳建议,持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在输送技术人才的同时,也输送管理人才,变“输血”为“造血”。
牢记嘱托,奋发有为。此时此刻,“劲”道的广东,春色满眼,壮志满怀。
小横琴岛周边俯瞰。南方+记者 梁钜聪 摄
向新,要有务实的“干头”
用几个关键词形容广东,你会想到什么?
3月7日上午,在广东代表团开放团组会议上,南方+记者把这个问题抛给前来采访的中外媒体记者,他们不约而同提到了“开放”“务实”“肯干”。
代表团的主动邀请,更是让广东的这一“人设”更加鲜活。当天,200多名中外记者被邀请进入代表发言区与代表们零距离接触、多角度拍摄。这一贴心举动,赢得众多中外记者点赞。欧洲时报记者黄冠杰说:“百闻不如一见,今天真实感受了广东的开放务实。”温哥华中文电台记者刘俊良评价:“展现了广东对外开放的积极态度。”
“开门迎客”,源于广东自信开放的胸襟气度。而能有如此胸襟气度,关键是平时有“干头”,现场才有“说头”。
干,就得奔着解决问题干。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广东高质量发展的最大短板。广东正以最强共识、最大力度补上这块短板,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热火朝天、落地见效。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全国政协常委、民革广东省委会主委程萍呼吁,广东种业创新要素齐备,创新氛围活跃,加上气候温和,物种资源丰富,非常适合打造成为中国的“种业硅谷”。随着广汕汕高铁等交通大动脉建成通车,全国人大代表、汕尾市海丰县梅陇镇梅陇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高剑川期待“高铁效应”不断放大,吸引更多游客坐着高铁来赶海。
干,就得抢抓重大机遇干。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机遇重大、势在必行。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会长王理宗说,当前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呼吁加快行业协会、商会立法,助力越来越多的广东企业、中国企业“出海”。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副主席陈倩雯则呼吁企业“组团出海”,让企业出海综合服务体系更健全。“今年前2个月订单同比增长了18%。”全国人大代表、阳江十八子集团总经理李积回说,拓展市场的脚步一刻也不能停。
干,就得更可持续地干。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也是尊重规律持续发展的“必选项”。如何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向新、向绿、向未来。
立足于自身老本行,全国人大代表、佛山市智荟蓝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环保工程师苏荣欢希望,出台针对绿色技术的税收优惠、资金补贴等政策,降低绿色技术的初始投资成本和运营成本。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主委鲁修禄呼吁,加快制定碳排放年度目标和碳预算方案,实现灵活管控和高效调控。广东是我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全国政协委员、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所长黄显良希望,进一步加大对红树林的关注和保护力度,鼓励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广东,务实敏行,在现代化建设中勇闯新路、走在前列。
这是位于湛江霞山观海长廊的红树林。南方+记者 肖雄 摄
向新,要有向上的“奔头”
有劲头、有干头,未来就更有奔头。
春种秋收,是一幅用劳动与汗水绘就的画卷,更是向新向上、全力奔赴的图景。
奔头,是更红火的日子、更好的生活。
全国人大代表、揭阳普宁市潮菜厨师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陈育群很有发言权,她的徒弟、曾经的“调皮鬼”如今当上主厨,月薪3万元,成为“全村的骄傲”。全国人大代表、清远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王贵清心心念念的是,尽快建起“半小时医疗圈”,让更多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更优质的服务。
奔头,是更兴旺的事业、更大的作为。
全国人大代表、梅州市梅县区丙村镇芦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继联期待:“产业更旺、腰包更鼓、家乡更美!”全国每4辆新能源汽车就有1辆是“广东造”,全国人大代表、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兴亚并不满足,“关键技术的突破、前瞻技术的研究”,是他下一步最关心的事。
奔头,是更执着的求新、更美的未来。
“人工智能+”,一场颠覆性的科技革命正在展开,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期待,这一未来的核心技术,能形成生态、加速成长。说起创新,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信心满怀:“继续攻克‘卡脖子’问题,锻造‘撒手锏’技术,研发更多‘根技术’,民营企业大有可为!”
工业版人形机器人在汽车工厂流水线作业。南方+记者 朱洪波 摄
奔头是什么?是千家万户的幸福,是万家灯火的温暖;是“谁不说我家乡好”的豪情,是“当家还看广东造”的壮志;是向新而行的驱动力,是向上搏击的爆发力。
这个春天,暖风习习,向新的广东,热气腾腾、活力满满!
【撰文】南方+记者 姚瑶 曹斯 祁雷 丁建庭 黄叙浩
【摄影】南方+记者 张梓望 梁钜聪 肖雄 朱洪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