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 情 茶 韵
万物复苏,春花绚丽。美丽的季节适合一场关于美丽的约会。3月8日下午,在古色古香的可园小木屋,来自东莞、深圳、惠州、珠海女诗人们与美相约,携诗而行,咏茶踏歌,举行“岭南四时春•诗情茶韵”雅集活动。本次活动由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东莞市可园博物馆主办,东莞市白玉兰诗社、东莞市上润陶茶文化有限公司承办。
东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林玉秀,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吕文彬,可园博物馆副馆长秦文萍以及深圳市长青诗社、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珠海市诗词楹联学会和东莞市白玉兰诗社女诗人代表等50多人出席了活动,共庆“三八”节。
白玉兰诗社执行社长欧金兰致辞。她表示,刚刚成立的白玉兰诗社活动形式逐渐多元,这让成员们对诗社的未来充满信心。未来,白玉兰诗社将全力协助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弘扬诗词楹联文化,让东莞女诗人们美丽绽放。
深圳市长青诗社副社长赵秀敏分享了深圳长青诗社女子团队的办社经验以及取得的成绩。长青诗社女子团队坚持每个月组织社课练习,以此凝聚人心;重视跨省、市女子诗社间的互动交流,值得我们借鉴。
惠州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式敏表示,东莞可园的雅致让人惊艳,在这么典雅的地方与各地女诗人欢聚一堂很让人赏心悦目。
珠海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张安利表示,在可园煎茶咏诗是件浪漫的事,希望下次大家到滨海城市珠海携手并肩,再续诗情之美。
可园博物馆副馆长秦文萍表示,四地女诗人相聚可园,是一件文化盛事。她饱含深情地回顾了可园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文化脉络延伸。东莞可园是清末岭南文人雅集地、“居派画法”发生地,岭南画派的重要策源地,留下了许多文人佳话,也为东莞乃至岭南文化重要阵地。为延续可园传统雅集文化,可园博物馆深度挖掘莞邑文化文脉,整合各方社会资源,本次活动与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白玉兰诗社联合推出,纳入“岭南四时春”系列文化雅集活动之一。
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吕文彬对白玉兰诗社筹备这次“三八”女神雅集的形式和内涵表示惊喜。这么多女诗人在东莞最有文化的场所可园举行这次雅集是一个创举。当年可园主人张敬修修建可园的初衷成就了以文会友的佳话。就东莞与深圳、珠海、惠州的历史渊源,前世今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本次活动以诗为媒,咏茶生韵,在可园深度互嵌,是对可园历史上的文人雅集地的一次深沉回望。
东莞市文联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林玉秀讲话。对深圳、惠州、珠海的女诗人们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四地的女诗人们在这么雅致的可园举行一场这么诗情韵致的雅集,传承传统,赓续文脉,品诗词之美,体验国茶之韵,让人沉浸。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叶的国家。茶文化的氛围与诗文创作的结合,使得茶诗具备了形式与内容的双重美感。宋代咏茶诗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翩若惊鸿的姿态,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独具风韵的审美现象,具有以诗证史、以诗为史的学术价值。活动切入茶文化,让现场的女诗人沉浸式体验一把诗茶的结合之美。
精彩的茶诗吟诵、朗诵环节。深圳女诗人代表赵秀敏以自己创作的词《太平欢•咏茶园 》登场,其抑扬顿挫的声调,激情澎湃的朗诵,为诗会开了个好头。
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专职副会长兼秘书长、白玉兰诗社社长范雪芳以粤语吟诵于汗青的诗作《拜茶辞》,咏茶颂茶,诗茶和一,音律雅致,感人肺腑。粤语不一般的音韵吟哦特点,把雅集推向了一个高潮。
白玉兰诗社执行社长欧金兰用唐调吟诵了《七碗茶歌》,其独特的语调瞬间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为雅集增添了“诗情茶韵”。
来自深圳的女诗人李金日朗诵苏轼《汲江煎茶》情真意切,声动心扉;蒋雪梅老师朗诵宋代杜耒《寒夜 》,字正腔圆,万千余韵;颜景凤、李丽老师朗诵苏东坡《望江南超然台作》、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热情洋溢,声情并茂;长青女诗人丘尾菊朗诵了自己创作的《可园茶诗会》委婉动听,感人至深;来自珠海的女诗人孟玲朗诵 《茶诗》感情饱满 ,令人深受感染;可园的女诗人郭译阳朗诵云水的《浮春山间茶事》,情感真挚,令人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来自惠州的女诗人组合最后压轴出场,刘桃英、陈式敏、曾艳梅、黄绍花、任改云五位老师倾情朗诵苏轼的《一七令茶》,她们的朗诵感情充沛,令人回味无穷……
东莞市上润陶茶文化有限公司梁慧老师还为女神们准备了七碗“申时茶”。她还以“分享一杯生活茶 ”为主题,进行了茶文化知识分享,让女神们品茶、识茶、悟茶。梁老师的精湛茶艺,为女神们带来了一刻悠然而美好时光。
“岭南四时春·诗情茶韵”女诗人雅集,以沉浸式的雅致体验,完美诠释女子的温婉诗意。
资料来源丨东莞市诗词楹联学会
一审 | 许小文
二审 | 刘定富
三审 | 叶新源
*任何媒体及微信公号若要转载本文,应提前告知本号,获得授权后请清晰标注出处为微信号“东莞文联”,否则一律举报抄袭并追究法律责任。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