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脷叶产于广东和广西,极具岭南特色的中药之一,有深厚的民族特色,在岭南汉族和壮族广泛使用。龙脷叶生长于山坡、山谷湿润肥沃的丛林当中,夏天和秋天采收后阴干至七八成,捆扎好后用蒲席遮盖再晒干。广东人使用龙脷叶,除了药用,还可以煲汤,润肺止咳。
龙脷叶的传说故事
俗语说,龙生九子,而九个儿子都是龙爸爸和不同的妈妈所生。传说,龙还有第十个儿子是和岭南的青蛇所生,名字叫“疭”。岭南的中药龙脷叶就是“疭”的舌头所化而成,因此名唤“龙脷叶”。
龙脷叶的来源和作用
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龙脷叶的干燥叶。
产地:原产印尼苏门答腊岛。广东、广西等地区载培。
性味:苦,淡,平。归肺、胃经。
功效:润肺止咳,通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
龙脷叶的服用
《陆川本草》:“清肺,治肺热咳嗽”。
《南宁市药物志》:“止痰火咳嗽哮喘。治内伤肺痨失音,喉痛。”
因此,龙脷叶可以治疗:
1、肺热咳嗽,痰多。
2、口干便秘。
广东人对龙脷叶的使用可谓极致,煲汤的有:南北杏龙脷叶煲猪肺;龙脷叶煲筒骨;龙脷叶海底椰煲瘦肉等。
除了煲汤还可以泡茶:龙脷叶雪梨茶;蜂蜜龙脷叶茶等都可以润肺止咳,适合肺热喘咳时的辅助治疗。
版权说明
本文系原创稿,版权归胡世云主任中医药科普团队所有,如需转载请在后台与本团队联系;文中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即删;编辑&排版:大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