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三川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如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月11日下午,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三场“代表通道”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研究。”
科技兴则民族兴,人才强则国家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演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一批又一批的拔尖创新人才。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增加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放在了2024年工作任务的第二位;而在历来重视科教事业的广东,今年初,省委一号文也发布了建设教育强省的意见,凸显了广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坚定决心。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教育的价值更加凸显。正如高松表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一般性能力,特别是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从而培养其创造力。“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思、行,三者可谓相互促进、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了一个从问题到答案的正向循环。
从ChatGPT“一夜变天”,到Sora横空出世,再到脑机接口加速“接入”现实……我们越来越感觉到,世界正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发展的逻辑也变得交叉化、融合化和复杂化。
高松结合自身学习、研究和教育工作经历,也认为现实中我们碰到的问题很多都是不确定和复杂的,单一的学科和专业也很难解决,而我们的教育一直在用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学生,希望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有鉴于此,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研究,就颇具现实意义。
站在未来的风口上,教育不仅要有基础性、关键性,也要具备成长性和前瞻性。作为教育、科技、人才三者最集中的交汇点,基础研究和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像中山大学这样的高水平研究大学,无疑面临着一道全新的考题。
“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研究”,并不是简单的一句话。
在微观层面,它关系到课程设计、学分认定、考核评价等一系列细节,意味着教学内容在供给侧的改革和创新;
在宏观层面,它也关乎如何激活基础研究发展的体制机制,激发科研工作者和所在单位的积极性,让更多有志之士敢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安心搞教学。
去年,高松建议提高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稳定性支持的比例,今年建议进一步优化竞争性研究经费的管理使用,推动产生更多的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用意也在于此。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期待更多教育创新、体制创新与科技创新不断涌现,让高水平研究与高水平教育同频共振,让创造力与生产力比翼齐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