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为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默 达

近年来,心理健康备受社会关注,尤以青少年群体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全国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就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建言献策,引发广泛热议。

心理健康问题出现在哪里?从区域分布来看,先前常被关注到的是城市学生的心理问题,然而多位代表委员带来了不同的视角。

杜海峰委员在调研中发现,西部县域青少年抑郁和焦虑情绪存在多发情况,他提议关注县域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杨扬委员从体育和心理健康关联的角度出发,呼吁加大对乡村学校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的关注和支持力度。

这些建议引人深思。统计学视角下,心理健康问题极易“跟着医疗水平走”“跟着舆论热度走”。部分欠发达地区由于信息渠道相对闭塞,科普宣传不足,家庭和学校难以提供有效帮助,加之存在误诊漏诊现象,问题难免被低估或忽视。需克服“身边的统计学”偏差,全面认识并着手解决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从易发人群来看,一种不甚科学但颇具影响力的观点认为,心理健康问题多发于各方面长期表现不佳的学生身上,甚至常常将“抑郁症”和“不愿学”混为一谈。

然而,全汉炎代表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指出:“那些在小学阶段拿了很多奖(全国、全省荣誉)的‘红孩子’,上了中学后,一旦学业成绩跟不上,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近年来“红孩子”现象频现,从侧面反映出普及心理健康教育和加强早期干预的必要性。

杜海峰委员同时指出,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性别差异现象,应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需求的教育内容。

“最好的心理教育方式是全员育人,每个老师都应该是心理健康教师。”刘希娅代表在接受采访时的一番话,道出了常态化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无论是从区域分布还是易发人群来看,心理健康问题正逐步成为普遍性社会难题,需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方位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新格局。学校教育常被认为是一种成本可控且较为高效的预防手段,从“事后辅导”到“关口前移”,多位代表提议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国家课程方案,并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建档工作。

守护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需要统筹谋划,科学决策,加强政策协同与资源整合。

代表委员提议建立上下贯通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协同机制,进一步巩固政府、学校、家庭、医疗卫生机构共同促进和保障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格局。当下对心理健康问题的科普宣传仍然不足,逐步消除社会对“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的偏见十分重要。

正如高天明委员所言:“心理健康的问题,就和感冒或者打球扭伤脚没什么差别,任何人都可能中招,大大方方去看医生治疗就好了。”营造“人人关注心理,人人注重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对患者及其家庭而言无疑是有力的支持。

另外也要看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体育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日前备受关注的“课间十分钟”难题引起多位代表委员的注意,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对青少年身心发育的影响。今年2月召开的全国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询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将“五育并举促进心理健康”放在工作计划的首位,亦可洞见其中导向。

找准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的定位,将其融入素质教育和“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中,可期实现常态化守护,共同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