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横沥生态环境分局工作人员接到群众举报,反映横沥镇横沥东环路一企业存在废水直排情况。接报后,横沥生态环境分局立即组织人员到场进行调查。
经查,被举报企业为一家玻璃制品加工企业,主要从事玻璃材质手机保护膜生产加工,已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排污许可登记,但无环保审批及验收手续。该厂现场设有开料、精雕、打磨、超声波清洗、丝印、烘干等生产工序,精雕、超声波清洗工序产生废水,精雕废水经配套过滤池过滤后循环使用,而超声波清洗工序产生的清洗废水经管道收集排至一楼的两个废水收集桶中,再通过抽水泵抽至楼顶的三个废水收集桶中。
执法人员对废水收集桶检查时发现桶内废水已满,现场有废水经桶口溢出流到楼顶地面,楼顶地面可见有明显积水,废水经楼顶地面流至楼顶的雨水排放口,并通过雨水排放口排入厂内雨水渠并排出厂外,执法人员用PH试纸对地面废水和雨水口管道正在排放的废水进行测试,均呈碱性。执法人员同时发现该单位楼顶废水桶底部设有PVC管道,该管道连接至厂内三楼厕所,检查时厕所内的水管正在排放废水,废水经厕所便盆排至一楼化粪池,再排入污水管网,执法人员用pH试纸对厕所内正在排放的废水进行测试,呈碱性。
鉴此,执法人员责令该企业立即停止所有环境违法行为,同时,委托第三方监测公司对排放的废水进行取样检测,并对现场违法情况制作了双笔录进行调查取证,依法立案查处,并对超声波清洗设备进行了查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十三条第三项的规定,将该案移送公安部门,依法对相关人员采取行政拘留措施。
这是借力群众信访,延伸监管触角的生动案例。许多非法加工厂匿藏深处,且为了躲避监管可谓费尽心机,仅靠日常的监管极难发现,借助群众信访举报线索,极大延伸了监管的触角,让一些深藏的违法主体变暗为明、无所遁形。一直以来,横沥镇大力推行环境违法行为有奖举报政策,积极发动群众和各方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有效弥补基层生态环境执法监管的盲区,办好群众身边的环保实事,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让环境违法现象无所遁形,共同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