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校长高松走上“代表通道”:今年将到香港设立高等研究院
3月11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第三场“代表通道”。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校长高松向媒体分享了自己不断突破自我解决新问题、开拓前沿领域的故事。
三十多年前,高松在北大读硕士期间,到广州珠江冶炼厂,做稀土分离的工业放大。在学校,主要是在电脑上做工艺优化设计和仿真模拟,到了工厂,就要把电脑里计算的东西给它实现。
其间,他意外地碰到了个难题,稀土料液进到萃取槽后变成一团浆糊。文献里没有现成答案,他只能动手做实验,摸索各种办法,终于找到了一种破乳剂,解决了这个问题。
高松说,从首次发现金属有机单离子磁体,到首次合成铁磁与铁电有序共存的分子材料,再到探索将磁性分子用于量子信息和分子诊疗,他的学术生涯,也是在不断突破自我,不断学习、发现和开拓新的前沿领域。
“从我自身的学习、研究和教育工作经历,我意识到,现实中我们碰到的问题很多都是不确定和复杂的,单一的学科专业也很难解决。”高松指出,而我们的教育一直在用过去的知识教给现在的学生,希望他们去解决未来的问题。
他表示,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需要培养学生的一般性能力,特别是学习力、思想力和行动力,从而培养其创造力。而培养创造性人才,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要让学生参与高水平研究。
担任人大代表以来,高松的建议都与发挥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点作用,以及作为基础研究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的主力军的作用有关。
去年,他建议提高对于研究型大学基础研究的稳定性支持比例。今年他建议要优化竞争性经费管理,更好地激发科研工作者和所在单位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产出前沿科学和未来技术,培养创造性人才。
今年,中山大学迎来建校一百周年。高松透露,中山大学今年将到香港设立高等研究院,扩大开放合作。未来,中大将积极融入湾区,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人才高地,为国家发展和人类进步,作出新的贡献。
【文字】南方+记者 李秀婷
【摄影】南方+记者 张梓望
【剪辑】南方+记者 金镝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