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自去年9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了深刻阐述,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如何理解高质量发展和新质生产力的关系?广东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南方日报、南方+持续关注,本期《理论周刊》3篇文章为您深度解读。
刘海春: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三重维度
■刘海春
生产力是一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推进现代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发展高度发达的生产力的过程。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的概念,强调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深刻指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新的生产力理论,深刻阐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同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系,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方向指导和更加明确的路径抓手。
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渊源
1845年3月,马克思在《评弗里德里希·李斯特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中,首次把“生产力”作为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概念来运用,并阐述了自己关于生产力的初步思想概念。此后,他又在系列著作中从阶级矛盾、生产关系等角度不断阐释丰富生产力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基本内核,并结合新的时代背景、社会发展条件和生产关系变革,提出新的重大理论观点,作出系统的理论阐释,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继承发展。
关于生产力的科技要素支撑,马克思认为,“生产力中也包含科学”,科学技术本身便是一种生产力。这一理论贯穿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立足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这为新形势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发展指明了关键路径。
关于生产力的生态要素制约,马克思指出:“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先进的生产力离不开可持续的自然生态资源,自然生态资源是将生产力发展所需的劳动者、劳动工具(资料)、劳动对象等要素,实现有机关联并形成运行合力的核心条件。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要求我们必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打造高效生态绿色产业集群,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生活方式。这些重要论述超越了传统生产力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零和关系,体现一种高度的生态自觉,为确保生产力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
关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适应性问题,马克思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总结其核心思想,就是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发展要求相适应。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要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着力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同时,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重要论述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如何发展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问题给出明确指引。
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实意义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主要特征来看,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均需要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作支撑。对照“两步走”战略安排特别是第一步的总体目标,广东要率先达到中等发达经济体水平、率先进入创新型经济体前列,还有较大差距和不足,也意味着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达到新的发展高度,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产业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从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大势看,与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向高质量发展处于历史交汇点,抓住机遇就能实现换道超车、后发崛起,错失机遇则可能被进一步拉大差距并在不利位势徘徊。广东必须紧盯颠覆性、前沿性技术,抓牢战略性、先导性产业,努力成为主要的创新策源地,赢得战略必争领域的胜利。
从当前社会生产力发展态势看,近年来,发展分化、优胜劣汰愈发明显,缺乏技术含量的过剩生产力、重复生产力、低效生产力被市场出清,代表技术进步的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迅速壮大。广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势头总体良好,必须快马加鞭、“以新提质”,用科技改造现有生产力、催生新质生产力。
总之,推进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广东的战略之举、长远之策。必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加速前进,向着产业科技高峰全力攀登,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不断增强高质量发展“硬实力”。
深刻把握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支撑
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于科技创新,科技创新关键在于人才,人才培育关键在于教育。高等教育是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协同融合发展的关键节点,必须瞄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命题,不断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坚持人才培养的战略导向,锻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中坚力量。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之间优化组合的跃升过程,新型的劳动者队伍,包括能够创造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和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性人才,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资源和关键要素。着眼未来,我国的产业转型升级会经历一个较长过程,高等教育必须坚持以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高水平学科专业体系,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摆在突出位置,加大学科交叉融合力度,探索开设或改造升级一批与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相适应的专业;把学科专业布局嵌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推动学科链、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探索和改革未来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尝试打造“人才培养改革示范区”,为标志性重大科技成果创新和产业链发展融合赋能,提升教育服务科技创新、服务产业升级的贡献度。
加快人才引育的重点突破,形成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集聚效应。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可以说,在新一轮人才发展布局中抢得先机,就能在新质生产力上形成先发优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系统且有重点地谋划人才“引育用”工作,以人才链为总牵引,激活创新链、服务产业链、撬动资金链,以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人才集聚度提升来促进生产力的加速跃升。要聚焦“卡脖子”技术领域和优势产业领域,系统谋划引进、培育、用好战略科学家和标志性领军人才,开展有组织科研集中攻关。要加强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计划、科研项目、事业平台等方面予以倾斜。要持续扩大以优秀高校毕业生为代表的科技人才后备军的人才基数,努力形成强有力的人才磁场。要与企业、科研单位紧密合作,设立技术转移转化岗位,通过“校企联合、工学交替”模式开展卓越工程师的联合培养,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高地。
做好人才服务的精准对接,激发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生动力。只有以真心的服务、真情的关怀、真切的尊重,才能增强人才的集聚性、激励人才的创造性。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破“五唯”、立新标,通过揭榜挂帅等激励机制促进更多创新人才成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引领者、推动者。要按照“人才、平台、项目”一体化原则,在科技资源配置、团队建设、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给予优先保障,特别是对担纲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加强持续跟踪关注、提供有力支持。要健全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激发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和数据等生产要素活力,探索赋予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更大受益权。要结合自身基础和优势,“量身定制”人才政策,强化政策执行和落地,用心用情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要不断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和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
作者系韩山师范学院院长、教授,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刘英: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
■刘英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今年十大工作任务中首要的就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为什么要加快建设新质生产力?如何认识新质生产力和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广东该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正处于新旧交替的阶段,传统发展方式和增长路径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通过新技术新产业新动能来提升核心竞争力,推动经济发展。无论是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是从提升国际竞争力方面来说,都需要通过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展以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新质生产力来促进经济增长。这就需要深化各领域改革,向改革要红利,以新质生产力促进高质量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应对竞争的战略之举
从国内来看,科技创新推进了产业创新,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因为需求侧是不断增长的,为适应消费升级与传统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需要从供给侧进行结构性改革,以适应不断抬升的需求侧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核心在于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发展新质生产力。通过近些年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深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济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式、动能正在转变。
从国际来看,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脱钩断链”和“去风险化”此起彼伏,科技竞争日趋白热化。某些国家也在不断实施产业链供应链的近岸化、友岸化,试图“去中国化”。而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竞争的内核是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是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建设,这些是买不来、要不来、等不来的,只有依靠自主创新。我国推进的经济全球化正是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唯有掌握了新质生产力,方能拥有科技竞争和产业竞争的主动权,方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的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的创新性配置、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所催生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具有强大发展新动能,能引领高质量发展。
新质生产力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既是先进生产力,也是绿色生产力。新质生产力区别于传统增长方式、发展路径,是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产力,具有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全球化的特有品质。新质生产力通过用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不仅能提高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和数据的生产率,而且能发挥数据的乘数效应和“人工智能+”的综合效应,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从而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跃升。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是通过高端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培育、布局未来产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和智能化升级传统的战略支柱产业,加速发展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而包括类脑智能、量子信息、深海空天开发等则是未来产业的典型代表。将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形成数字产业集群也是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发展路径。同时,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可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
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需要深化改革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具备新技术的劳动者,运用新的劳动工具,生产出新的劳动对象的发展过程。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需要进行深化改革,释放改革红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首先要进行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创新。要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来实现高科技的自主创新,强化基础研究,强化企业研究。以科技创新来推进产业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其次要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包括但不限于金融体制改革,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还要进行财税体制改革,健全现代预算制度,优化税制结构,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
最后要进行教育体制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实现科技、教育、人才的循环畅通,满足新质生产力所需。
总之,新质生产力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而要解放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就需要相应的科技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等,通过改革和开放释放新质生产力的无限潜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广东如何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地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根据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
广东作为经济大省、制造业大省,拥有丰厚的科技创新资源和雄厚的科技创新实力,在高质量发展上肩负重要使命和重大责任。广东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创新,推动战略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式发展,并通过金融强有力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上市公司数量全国第一,具备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厚实基础和独特优势。
要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科技创新是制胜未来的关键变量。以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牵引,广东加快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链,取得显著成果。2023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全国第一。未来,要继续以应用牵引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把创新落到企业上、产业上、发展上,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要巩固完善战略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进的格局。目前广东拥有广州、深圳、佛山、东莞4个万亿级城市,形成了包括先进材料、汽车产业等8个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从产业图谱看,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量子信息、精密仪器设备等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增加值占广东GDP比重达四成。要继续以新技术带动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进一步巩固完善战略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并进的格局。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全面实现“十四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要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就要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落到实处,发展数字生产力、智能生产力、绿色生产力,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研究员、合作研究部主任
游霭琼:抓住关键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游霭琼
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明确要求、做出深入阐释,为我们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认为,生产力一般包括劳动者、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其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要素,在生产力中起主导作用,是物质要素的创造者和使用者,物质要素只有被人掌握,并与劳动者的劳动结合起来,才能形成现实生产力。三个基本要素的结合方式、结合形态既决定生产力水平,也决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质量。人类历史上的每一次科技革命和科技进步都引发要素结合方式和结合形态重大变革,促进生产力从量变到质变。
新质生产力是以具有创造性的人力资本和颠覆性、前沿性技术革命为基础,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为支撑的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实现新价值,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无论是从生产力三个基本要素还是从新质生产力基本内涵看,创新人才支撑和创新驱动发展都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两个关键。坚定不移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奋力建设一个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化新广东,必须在创新人才支撑和创新驱动发展上下功夫。
全力打造创新人才高地,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人才支撑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劳动力的素质决定生产力水平和质量。形成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劳动力队伍和人力资本,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前提基础。近年来,广东以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为牵引,深入实施人才强省建设“五大工程”,推动新时代人才工作不断开创新局面。全省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高层次人才分别达1934万人、690万人、94万人,技能人才约占从业人员总量的2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5.68%;研发人员达130万人,数量居全国第一,拥有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坚实人才基础。
未来,广东要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加快培育堪当重任的战略人才力量,建设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的创新人才队伍和产业人才队伍。首先,加强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模式和机制的改革创新,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前沿能力、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持续深入实施本土创新创业团队、杰出人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科技创业领军人才、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五大项目工程,给予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等领域的优秀人才长期稳定支持。其次,加强基础教育和基础学科建设,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增设与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相关的专业,加大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专业人才(STEM人才)培养力度,前瞻储备适应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资源。再次,拓宽引进渠道,创新引进机制,大力引进全球一流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用人主体和国家实验室体系、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体系等重要创新平台以及各级各类人才工程的作用,大力引进具有重大原始创新能力的战略科学家,具有推动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能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具有创新发展潜力的博士和博士后人才,以及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难题、实施重大技术改造革新的高技能人才。
全面建设科技创新强省,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大力推进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近年来,广东围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出台重大改革举措,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科技创新成果丰硕,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2023年广东全省研发经费支出约460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3.39%,广东区域创新综合能力连续7年位居全国第一,“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4年被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为全球创新指数第二名。
未来,广东要按照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对科技创新的需求,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特别是要健全劳动、知识、技术、管理、数据和资本等要素参与收入分配机制,更好体现知识、技术、人才的市场价值,使之成为新质生产力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生产要素,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引导人才更多投入基础性、前沿性研究,推出更多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同时,强化成果转化应用,深化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前瞻布局和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完善。
作者系广东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