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花开春意浓,岐黄传承添新彩!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来广东省中医院传薪带徒

广东省中医院
+订阅

岭南春早,木棉花开,春意渐浓厚,奋进正当时。新年伊始,广东省中医院高质量发展主旋律已唱响,传承好、发展好中医药事业,吾辈当勇挑重担,砥砺前行。

2024年3月3日,广东省中医院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再添一名国医大师,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不辞劳苦,从河北省南下我院带徒。上午9时,简单而隆重的拜师仪式在广东省中医院二沙岛医院举行,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出席仪式并讲话,医院医务处、重症医学科相关负责同志参加拜师仪式。仪式由医院副院长杨荣源主持。

张忠德院长首先代表医院对李老千里迢迢来穗带徒的善举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表示,李老此次来院开展师带徒工作,将为医院中医人才的培养注入新的活力。他强调,李佃贵教授提出的“浊毒”理论在中医界影响深远,寄希望于弟子们全面继承与深入学习李老的学术思想、医德医风、治学精神,并能学以致用,做好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把李老的学术思想与经验通过广东省中医院在南国大地上推广与发扬,为全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贡献。张忠德院长殷切嘱托弟子们,要谨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优良传统,关心照顾好师父,怀着感恩的心向老师学习,把老师的学术理论在专科中传承好,应用好。

大学城医院重症医学科李健主任作为弟子代表发言。他表示,李老在中医领域治学育人的经验丰富,是弟子们学习的榜样与楷模。在今后的学习中,弟子们将怀着一颗谦卑的心,虚心向老师请教,刻苦钻研,不断实践,在老师的教导与培养下,结合个人的不懈努力,努力成为中医的栋梁之材与优秀的中医传承者,为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与力量。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在拜师仪式上对弟子们寄予厚望,嘱咐弟子们在中医的学习上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一个爱心。学习中医,首先要热爱中医,才能学习好、应用好中医;

第二,两个必须。必须做到医德高尚,必须做到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比医术精湛更重要,有一颗真诚对待患者的心,才能做好一名好中医。

第三,三个情怀。要做到修身、齐家、爱国。修身,要修好正气之心,其次要修好心灵之心;齐家,要热爱家庭,管好家庭;爱国,要热爱祖国,热爱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第四,四个必经之路。学好中医的四个必经之路:熟读经典、勤下临床、真拜名师、提高悟性。

第五,五个坚守。坚守中医哲学的思维方法,坚守中医辨证论治的治疗方法,坚守中体西用的原则,坚守中西并重的观念,坚守中医之路。

张忠德院长为李佃贵教授颁发聘书,并同李老一起为国医大师李佃贵“浊毒”理论临床研究基地揭牌。

最后,弟子李健、赖芳、毛帅、吴广平、邓定伟、周耿标、黄竞等七位重症医学科骨干正式拜师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共同大声宣读拜师词,向师父行拜师礼,并与师父合影留念。

国医大师李佃贵教授简介

李佃贵,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河北省中医院名誉院长,全国劳动模范,第三届国医大师,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首届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2020年中国老科协突出贡献奖获得者,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卫生部、科技部科技评审专家,教育部高校设置委员会评审专家。全国第三至七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省管优秀专家,省突出贡献专家。

李佃贵教授研究方向为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消化内科(肝胆脾胃肠道);擅长治疗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病、肝硬化等疾病。提出和创立了“浊毒学说”,从理论上阐明了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病因病机,并以此为理论依据,制定了以“解毒”“化浊”“和胃”三法合一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一整套严谨的治则、治法,并研制出系列纯中药制剂,打破了“胃癌前病变不可逆转”理论的束缚,为纯中药制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提供了思路。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