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起元(1547—1599),归善县塔子湖(今惠州桥东)人,是惠州著名的三尚书、湖上五先生之一。他曾创建惠州敦仁书院,讲学丰山永福寺,纂修《惠州府志》,对岭南理学发展和惠州文化建设贡献巨大。
杨起元从小酷爱读书,小小年纪,便能挥毫成章。八岁这年冬天,5岁的幼弟突然在夜间死去。晚上幼弟还好好的,吃饱喝足,还学唱了儿歌。到夜间天气突变,电闪雷鸣,下起暴雨。幼弟听到雷声,就撕心裂肺地哭了起来。
怎么哄都哄不住,问话也不答,只是一个劲地哭。母亲将他搂在怀里,还是不停地哭。最后随着一声雷响,狂风将屋里的油灯全部吹灭。幼弟惨叫一声后,便没了动静。等家人再次点亮油灯,幼弟已断了气。全家人大骇。
隔天,四乡八邻都听说了此事。大家一致认为,杨家闹了鬼,幼弟是被鬼掐死的。杨起元听说后,又气又怒又伤心。他想,既然大家都说是鬼把幼弟掐死的,那我就给鬼写一篇文章,让它们还回我弟弟性命来。
以下,据说就是杨起元所写的诮鬼文:
吾家书香门,幼弟童趣真。
在世才五载,何故惹鬼神?
闪电霹雳鸣,只会欺幼人。
弟走如天塌,血泪洇衣巾。
尔若真有灵,拿我换弟生。
不滴半点泪,昂首进曹门。
骂尔无人性,不知手足情。
愿携弟手归,高堂慰双亲。
这首诮鬼文写在黄裱纸上,写完后杨起元将其焚烧,以送达阴间告示。这时前来安慰家人的长辈们都看到了这篇文章,大家细读了一遍,顿觉义正词严,难以割舍的手足之情跃然纸上,不禁深受感动,忍不住潸然泪下(此事在吴道南所写的《明吏部右侍郎杨复所先生墓志铭》有记载)。
随后,这诮鬼文就在归善县流传开来。众人不仅佩服杨起元小小年纪便有如此才气,更为他这番兄弟情谊所折服。
来源:惠城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者:惠城区作家协会编写组),封面图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