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港澳连线|全国政协委员刘泽星:用好香港临床试验优势,推动药物创新研发

今日香港地
+订阅

03:35

京港澳连线|全国政协委员刘泽星:用好香港临床试验优势,推动药物创新研发

“应当用好香港临床试验收国内外认可的优势,将境外优质创新药物带入内地,同时让内地最新研发的药物通向国际,助力药物产业发展。”近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大学医学院院长刘泽星在接受GDToday南方+记者采访时表示,大湾区可进一步合作培养医药研究员,联通研究数据,让医药研究越做越好。

3月4日,第十四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在当选全国政协委员后的两次全国两会中,刘泽星一直结合自己在工作中的观察,不断思考如何发挥香港在医药研究、医学人才培养上的优势,通过与内地资源的互补共同服务国家所需。

2023年8月,国务院印发的《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中提到要将生物医药作为区内重点发展的产业。规划中提出,要推动精准医疗、细胞治疗等交叉学科领域技术创新,依法依规在深圳园区海关监管区域探索建立适合细胞治疗、基因治疗等新型生物药械研究发展的新型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香港特区政府也在2023年的施政报告中明确提出长远建立“第一层审批”药物注册机构,即可不依赖其他药物监管机构,而直接根据临床数据在香港审批药物,同时也审批医疗器械的注册申请。由此,香港会吸引更多本地及海内外药物和医疗器械(药械)企业,选择在香港进行研发和临床试验,并在不同阶段建立能力、认受性和地位,确保最终的药械审批获国际及国内认可。

“香港在临床试验方面积累了二三十年的经验,所做的研究得到美国、欧洲、内地等地区的认可。我们应当用好这个优势,促进内地创新药物走向世界,也让中国居民得以接触到更多国际最新研发的药物。”刘泽星说,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可以作为创新试验的平台,让内地与香港的研究数据进一步流通,使得相关机制得到完善。

不仅如此,在医疗人才的培养方面,粤港澳大湾区也应有更多交流互动。

刘泽星举例,2019年,香港大学、香港医学专科学院、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合作共建深港医学专科培训中心,探索建立粤港澳大湾区与国际接轨的医学人才培养机制,培养达到国际水平及符合国家要求的医学人才。他建议,类似的专科培训中心可以进一步增加,培训内容也可以更完善。

作为香港大学医学院的院长,刘泽星也欢迎更多内地医学生前来香港交流,体验香港医院的实操工作。 “为了让同学们更多认识祖国发展,香港大学医学院为学生安排了一年的外地交流计划,去不同地区了解当地医疗体系和医疗人员的工作模式,为今后的工作积累更丰富的体验。”他希望以此为起点加强两地医学生的双向交流,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GDToday记者 陈晨 张诗雨 许晓鑫 

南方+记者 陈彧

平面设计 赖美雅

编辑 邓素凡
校对 黄买冰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