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花生生不息,英雄城未来可期!”3月9日夜晚,华南理工大学校园内传来铿锵有力的青春之声,清脆激昂、振奋人心。当天,“英雄花开英雄城”广州红色故事展演活动走进华南理工大学,全校500余名师生在现场聚精会神聆听宣讲员们讲述的感人故事。
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精神永传承。今年3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主办的“英雄花开英雄城”2024广州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英雄花开英雄城”广州红色故事展演陆续深入基层、走进高校,用群众喜闻乐见的生动形式,共同讲述英雄城的动人故事,传承红色精神,激活广州奋力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的澎湃动能。
穿越千年
感受广府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展演以一首独唱《祖国不会忘记》拉开序幕,华南理工大学教授、第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吴哲铭和华南理工大学学生艺术团合唱团共同带来了浑厚有力的歌声,令人深受感染、为之动容。
全场展演分致敬经典、红色印记、时代新风三个篇章,13名宣讲员和华南理工大学的师生代表通过宣讲、话剧、歌曲等形式,带领大家一起感受和回味中华文明的古代积淀、近代奋斗和现代创新。感人肺腑的情节、荡气回肠的事迹,感染了在场的师生群众。
回望2000多年建城史,广州始终是岭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雄踞南粤、联通世界,城市地位从未动摇。红色基因的传承,就像一条璀璨的红线,贯穿其中。广州红色资源丰富,熠熠生辉的革命历史,为弘扬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故事,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历史悠久的文化积淀和“千年商都”的开放传统,为广州建设文化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汇聚精神力量。《致敬经典》篇章推开广州的时光之窗,带领大家跟随流淌千年的历史文脉,追溯海丝之源,品味非遗之美,感受广府文化的魅力与传承。
1000多年前,广州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起点。越秀区博物馆讲解员蔡臻郅讲述了关于“海丝之窗”的故事。1983年,在越秀区解放北路象岗山上,一位建筑工人的锄头碰到硬物,意外揭开了“地下王宫”的神秘面纱。这就是岭南地区迄今发现规模最大的汉代彩绘石室墓——西汉南越王墓。这里出土了一系列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文物,展现了当时经贸文化交流的盛况。
千年海丝路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之路。古琴非遗传承人区宏山用一床非遗古琴演绎了一曲时代新声,一个关于“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展现在大家眼前。近些年,区宏山不仅在国内教授古琴艺术,而且还向国外友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他决心要继续守护传承并发扬光大古琴这一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世界共谱“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崭新篇章。
千年海丝记忆,非遗古韵今风。古今结合的展演为大家讲述那些在时间流淌中的真实故事,穿越时光感受岭南大地的璀璨瑰宝,让现场观众回味无穷。
传承精神
感悟跨越时空的信仰的力量
“为作时代先锋,到前线去!”在第二篇章《红色印记》的双人宣讲环节中,来自花都区委宣传部的周若菡和广州博物馆宣讲员姚亮共同讲述了我国20世纪最重要的版画家、油画家、美术革命家和美术教育家——胡一川先生的故事。宣讲员和师生代表们立志力行,一同呼喊出那句永恒的宣言:“到前线去!”
不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无数舍身取义的英雄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捍卫了英雄的城市,撑起了整个国家的崛起,曾志就是其中的代表。作为烽火岁月里的革命者,曾志曾担任闽西共青团特委书记,列席了著名的“古田会议”,参与开辟闽西新根据地;她又是新中国第一批电力工业建设者,曾任广州市委书记,原广州电业局第一任党委书记、局长。曾志前辈的后代、南方电网广东广州供电局宣讲员石菁也到了现场,讲述太奶奶的感人故事。
随后,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讲解员李鸢讲述了广东省第一个女共产党员高恬波的感人事迹。来自中共三大会址纪念馆的讲解员左磊再现了福建“00后”战士陈祥榕没有写完的一封信。广州神农草堂中医药博物馆副馆长季文静则饱含感情地演绎了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红色是华南理工大学的办学底色,其源头可追溯到1918年成立的广东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这所学校涌现出了大批青年革命志士。其中,有华南地区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的杨匏安,有人民审计制度的奠基者、中共历史上第一位“审计长”阮啸仙,还有广州青年运动和工人运动领袖、《刑场上的婚礼》的男主人公原型周文雍等人,因此被称为“红色甲工”。
赓续“红色甲工”的基因血脉,华南理工大学的学子也带来了自编自导自演的话剧《觉醒·初心》,以辅导员带领新生参观校史馆为线索,杨匏安与刘尔崧、阮啸仙、周其鉴、张善铭等师生一起寻求救国救民出路的难忘一课,回溯先辈筚路蓝缕办大学的艰辛历程。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红色文化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个个感人的红色故事,一代代热血志士的英勇献身,传递出跨越时空的信仰的力量,也感染了来到现场的新青年。
“今天听完这些红色故事,备受感动和鼓舞,为我们传承红色基因,标定了清晰的前行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现场不少青年学子湿润了眼眶,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大二学生朱伟源表示,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人生价值要靠奋斗来升华,要从红色故事中汲取力量,真正做到话剧台词所说,“传承红色精神,担当青春使命”。
凝聚力量
在新征程中逐梦奋进
近年来,广州全力打响红色文化、岭南文化、海丝文化和创新文化四大文化品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范例城市。如今,广州正在积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
第三篇章首先上演的是沉浸式宣讲《时代光影 广交天下》。随着略带年代感的档案袋、收音机和电报等历史资料在大屏幕一一显示,广州市黄花岗公园讲解员熊辉、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张淏然、广州海事博物馆讲解员陈志琼共同为现场观众再现了广交会60余年的辉煌历程。
广交会推开了世界的门,照进更多友谊之光、发展之光。粤港澳大湾区青年抓住历史新机遇,在新征程中逐梦奋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青春华章。在《时代新风》篇章中,两位宣讲员讲述起了湾区追梦人的故事。
追一个民族汽车自主品牌的梦。广汽集团范禹讲述了2023年4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广汽视察的故事。他相信智能驾驶汽车广泛应用的梦想已经越来越近;也坚信敢拼敢创敢闯的广汽人,一定不负众望,实现民族汽车品牌的强国梦。
追一个食在广州的梦。岭南集团广州岭南国际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艺术总监朱嘉明带来了组建团队启动抢救“消失的点心”项目的故事。广府饮茶文化逐渐享誉世界,广式点心发展到了4000多种。不仅是 “千层鲈鱼块”,至今他们已复原出20款“消失的点心”,并编写成书在“南国书香节”得到了大力推广。
一个个时代追梦人,勇攀梦想高峰,走出创新之路,为国家、为民族写下了辉煌篇章,这里也饱含着香港澳门追梦人的辛勤付出。香港广州青年总会主席、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霍启文也通过视频连线的方式和大家进行交流,谈及自己近年来在广州安家、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的种种感受,并发出邀请:“大湾区为世界各国青年提供了创新创业的广阔平台,欢迎大家前来追梦圆梦。”
英雄花生生不息,英雄城未来可期。在红色故事展演的最后环节,伴着一首《木棉红》,大家齐心协力传递木棉花,传递英雄精神,让红色基因永传承。从台上到台下,众人合唱,心手相连,共同传递爱与勇气,传播社会正能量,将活动推向高潮。
英雄花开英雄城,红色故事走远方。去年,广州和兄弟红色城市牵手合作,城城联动,让红色文化交流传播更加广泛深入。“宝塔山高英雄花开”延安故事会走进广州系列活动,“红旗不倒英雄花开”广州龙岩红色故事会,以红色故事凝聚两地民心,合创红色文艺精品,获得了广泛的好评。
随着广州和龙岩、延安等地交流越来越多,英雄城市将共同书写红色情缘,谱写红色文化合作新篇章。接下来,“英雄花开英雄城”广州红色故事展演还将走进中山大学等高校和革命圣地延安举办多场展演。
【文字】南方+记者 周甫琦
【摄影】张晓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