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工会爱心驿站、办趣味文体活动……工地也有“家”味道!

广东工会
+订阅

“来,大家先歇歇脚,尝尝这些刚煮好的汤圆。”元宵节当日,走进爱心驿站的建设者们端上一碗热腾腾的汤圆,本已疲惫的身躯瞬间“回血”。

建立工会爱心驿站、职工书屋等服务场所,常态化开展职工家属接待日、反探亲活动,个性化组织文体活动……近年来,中建铁投华南公司持续深推关爱职工、服务职工美好生活“五件实事”,按年度更新工作清单,用心用情做好职工关爱工作,不断满足职工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让常年在异乡工作的劳动者们感受到家的温暖。

“项目服务越来越多,幸福指数越来越高”

“我的手机快没电了,进来充会电。”忙了一上午的测量员王宇国走进工会爱心驿站。“蒲公英”志愿者陈超连忙迎上来,送上矿泉水,让他坐下来歇歇脚、喝瓶水、看看报。

王宇国从事这一行已经有十几年了,因为工作性质,常常一身汗水与泥水。从在户外短暂歇息到走进工会爱心驿站,王宇国感慨地说:“近些年,工地上的保障越来越好了,虽然工作辛苦,但我们的幸福指数在提升。”

工友们在工会爱心驿站歇息 梁鸿杰/摄

据了解,驿站内配有空调、饮水机、微波炉、冰箱、桌椅、充电排插、Wi-Fi、书刊报纸、应急药箱、厕所等设施设备,还建立了“蒲公英”志愿者值班制度,确保驿站每天有人值守,为劳动者提供便利场所和优质服务。

项目党支部副书记周志强告诉记者,工会爱心驿站自2023年7月份运行以来,已服务劳动者3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切实将驿站变成户外劳动者触手可及的温暖港湾。

华南公司各在建项目驻地还广泛建有党建数字馆、职工书屋、农民工业余学校等服务场所,为建设者搭建理论学习、技能提升、休闲放松的“歇脚地、加油站”。

“常年在项目现场忙碌,没想到还能在工地‘参观’井冈山、延安革命根据地!”芳白城际项目党建数字展馆利用数字技术打造学习交流阵地,让职工在项目上就能“云参观”红色教育基地,使用融媒体学习站了解时政新闻,让思想提升更接地气。

在农民工业余学校,公司为工友开展入职培训、岗前培训,并建立“每周一课”培训制度,每周定期组织各级业务骨干为工友开展技能培训与答疑,提升工友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2023年,项目累计开展安全生产、关键工序作业安全管控及施工技艺等方面的系统培训20余次,参与培训人员达8000余人次,鼓励优秀工友上讲台分享经验100余人次,着力把农民工业余学校建成工友成长成才的“训练场”和“孵化器”。

公司还大力支持职工考取职业技能证书、参与职业技能比武,组织职业技能考试专题培训班10期,为有志提升的职工提供免费教材与培训,并为困难职工报销考试费用。

“通过不断学习技术,我们的收入更加可观,我会坚持自我提升,争做技能型人才。”电工曹志强表示。

“参加文体活动有补贴,工余生活丰富多彩”

立足于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中建铁投华南公司精心设计开展体育嘉年华系列活动,鼓励职工强身健体,培养有益身心的兴趣爱好,增进职工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三月,在明媚春光中,职工健步走活动拉开了体育嘉年华的序幕。活动在广州、深圳、南宁等地同步开展,数十支队伍、数百名职工齐聚户外,呼吸清新空气,在你追我赶中激发满满活力。

体育嘉年华还包括篮球赛、足球赛、趣味运动会等一系列赛事,丰富的赛事活动让各怀绝技的职工都找到了展示才华的舞台。

“漂亮!随着58号选手一记精准的传球,38号选手上篮得分!”在职工篮球赛的现场,两名球员高高跃起。一场篮球赛将公司十余个项目的建设者召集在一起,在篮球场上尽情挥洒汗水,上演了一次又一次精彩的配合。球场边,掌声、叫好声此起彼伏,气氛一片火热。

“感谢公司工会为我们创造机会,让一群热爱篮球的人在此相聚。我们因球结缘,也一定会将赛场上团结拼搏的精神延续到工作中,以强健的体魄、拼搏进取的精神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酷爱篮球运动的赵沈寰柯表示。

“紧张激烈的体育赛事激发了我们的拼搏精神,让我们面对挫折更勇敢,面对困难更顽强。”本次比赛的MVP获得者陈锦涛说,“平日工作之余,我和几个爱打球的同事也常常相约一起打球,没想到工作后还有机会继续发展学生时代的兴趣爱好,我感觉很幸福。”

据了解,中建铁投华南公司在各项目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等运动场地。每天傍晚,运动场上都可见职工锻炼的场面。为优化文体活动开展方式,公司倡导职工以项目、部门为范围,自发组建文体协会、兴趣小组,自发性、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相关活动经费按照每人每月200元进行报销。

“个性化的活动组织形式能让越来越多的职工参与进来,既能强身健体,又能放松身心,只要有时间我都会去参加。”职工宋晓萍表示。

“节日鼓励‘反探亲’,圆了职工与家属团聚梦”

因工程建设需要,很多职工都常年在外地工作,公司特别注重节日慰问工作。新春逛花市、元宵节猜灯谜、端午节包粽子……丰富的节日活动与礼包为职工、工友带来浓浓关爱。

曹志强今年39岁,和妻子一同在芳白城际项目工作。受益于公司“反探亲”的福利制度,今年过年,他们虽留守项目,却也度过了一个特别的团圆年。

去年农历腊月廿三,曹志强乘坐公司安排的车,在车站接到了从河南老家来粤过年的父亲和两个孩子。项目为他们一家准备了探亲房,设计了广州一日游玩路线,并在食堂准备了丰盛的团圆饭。

“妈!这盆花真好看,我们买回去给您摆在宿舍!”在广州街头,热闹的花市、漂亮的花灯与威风凛凛的醒狮营造出地道的粤式年味,曹志强和家人一同走上街头,两个儿子走走停停,欣赏着与家乡截然不同的民俗活动,对所见充满了好奇。

“借着‘反探亲’的机会,我的父亲和儿子第一次来广东游玩,公司还特地陪我读中学的儿子参观了大学校园,一家老小都很开心。”曹志强笑着说。平时,他负责检查项目现场的配电箱、整改配电箱问题、维修突发跳闸及线路问题,很少有和家人一起游玩的机会。

为着力做好偏远项目的职工关爱工作,公司还会根据项目工期安排组织开展“集体反探亲”活动,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家属相聚项目,参观当地景区,享受与家人的团聚时光。

工友新企望

物资设备管理员赵沈寰柯:

“温暖的节日关怀与丰富的文体活动,我们虽身处异乡,也不会感到孤单。”

电工曹志强:

“‘五件实事’落到实处,暖在心上。如今,我们不仅物质上更加富足,精神文化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我们要积极投身工作,让日子越过越好。”

专家观察站

广州群工效能研究院职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胡在勇:

要不断增强职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首先需要明确影响职工“三感”的关键因素,精准部署服务举措。中建铁投华南建设有限公司经过长期实践及充分调研,将提升职工“三感”聚焦到“五件实事”,如在职工技能提升方面践行“磨刀不误砍柴工”的培养理念,提供提升平台及鼓励政策;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方面充分体现企业管理的“工夫在诗外”,给予活动阵地和活动经费的支持;“反探亲”这一品牌活动是家庭友好政策的具体体现,为职工“小家”幸福和企业“大家”发展提供“正能量”。

企业以工会服务职工为抓手,争创幸福企业“试点”“示范”,助力“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虽然工作辛苦,但我们的幸福指数在提升。”中建铁投华南建设有限公司职工的反馈充分体现了提升职工生活品质、建设幸福企业对职工、企业、社会的重要意义。

来源:南方工报

全媒体记者:梁鸿杰

通讯员:程慧仪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