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随井上靖踏上春秋之旅!新经典推出新版《孔子》

南方+ 记者

近日,新经典文化推出新版《孔子》,以全新译本亮相。这部小说为世界文学大师井上靖酝酿18年的心血之作,曾获得第42届野间文艺奖,日版销量突破100万册,被誉为“历史小说明珠”。

《孔子》封面。

井上靖在《孔子》中虚构了蔫姜这一人物形象,这位孔子身边的随从,以第一视角叙述孔子一行人的所做所思。春秋末年战乱不断,作为蔡国遗民的蔫姜受孔子感召,年轻时便跟随孔子及子路、自贡、颜回等弟子周游列国,历尽艰辛。孔子去世后,他隐居深山三十余年。暮年将至,他通过集会的方式与新一代研究者交流探讨孔子的生平和思想。

《孔子》共五章,每一章包含一次集会的内容。第一章讲述蔫姜和孔子一行人的渊源以及他们共同的经历;第二章分析孔子的人格魅力,以及“天命”问题;第三章介绍孔子的几位高徒;第四章解析“鬼神”“仁”“信”“智”以及孔子逸事;第五章则描述蔫姜对孔子的看法。

井上靖笔下的孔子壮怀激烈,又安稳从容;温暖和煦,又冷淡克制——拥有集这些矛盾于一体的魅力,他不再是遥远的辉煌,而是漫步在悠悠岁月中的睿智师者。

井上靖。

据悉,井上靖1907年生于北海道,中学时期就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兴趣。进入大学后,他更加广泛地涉猎中国史籍,阅读了《史记》《汉书》《后汉书》等历史著作。上世纪40年代末,他开始创作历史小说,1950年凭借小说《斗牛》摘得芥川奖。

1951年,井上靖走上了专业作家的道路,曾27次到访中国,以中国的历史故事为原型,用巨大的想象力、饱满的细节,创作了 《敦煌》《楼兰》《天平之甍》等代表作,深得中国文化神髓。

70岁时,井上靖读到《论语》,为之倾倒,并于80岁将其改编为小说。1982年,年逾古稀的井上靖说道:“也许最后写不成,但我已经准备十年了。”后来,《孔子》成为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堪称绝唱。

《孔子》的出版曾吸引现代文学巨匠的关注。“在这个时代,花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把孔子重新描绘出来,这就是井上靖的《孔子》。”巴金评价道。

巴金与井上靖。

冰心则向井上靖表达了感激之情:“他使我更加体会到我们国土之辽阔,我国历史之悠久,我国文化之优美。”

井上靖与冰心。

南方+记者 戴雪晴

编辑 冯颖妍 彭奕菲
校对 胡柔群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