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珠江口东岸,面积近400平方公里,是宝安最“朴素”的自我介绍。
视线拉进,这里有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国内货邮吞吐量全国第一的机场、总量全国区县最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群,这里还是全国首个五星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全国唯一的影响力人物榜单“年度城区”……
诸多身份加持、系列头衔加盖,是大家从千般角度看到的宝安万象模样。回到湾区维度之内、全国围观之中,在深港持续深化合作的大背景下,宝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城区?
汇聚机遇的枢纽之区
去年12月,首个湾区概念的世界性帆船赛事在宝安欢乐港湾附近海域举行,来自全球多个著名湾区城市和地区的船队齐聚宝安,乘风逐浪。
因海而生,向海而兴,坐拥50公里海岸线的宝安地处临湾核心片区,是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的重要桥头堡。千年前,这里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与港口,千年后,这里是领湾向洋、内外联通、资源流转的多重枢纽。
何为枢纽?资源汇聚、链接广泛、流转高效,方称枢纽。放眼全国,像宝安这样集结交通枢纽、资源枢纽、战略枢纽等多种枢纽特征的城区,并不多见。
从交通来看,宝安是联通内外、对话东西的枢纽。以机场为核心,宝安形成了大湾区乃至全国独一无二的集陆、海、空、高、铁、地于一体的立体交通系统。深圳机场全年国内航线旅客吞吐量突破5000万,排名全国第二,高峰小时航班容量位列国内双跑道运行机场首位,国内货邮吞吐量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一,国际及地区货运航线通航点覆盖全球5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加之今年深中通道全面通车,宝安作为这一珠江入海口东西两岸超级重大接驳工程的东岸落脚地,将与中山翠亨新区轴心相连,与东莞滨海湾新区无缝衔接,成为深中同城、互联互通的桥头堡和湾区发展的强劲动力源。
从资源来看,宝安是广泛链接、融聚流量的枢纽。全球建筑面积最大的单体建筑——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去年全年举办各类活动110场,展览面积达581万平方米,参展观展人次超500万,会展业直接收入达85亿元,带动相关产业收入约765亿元。初次来深的中国材料大会、规模创历年新高的国际橡塑展、首次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的秋季糖酒会等高规格展会接连启幕,众多新技术、新产品在宝安首发,深圳全球招商大会、亚马逊全球开店跨境峰会、全球电竞运动领袖峰会等大型会议扎堆落地,聚合起超大体量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
从战略来看,宝安是辐射湾区、领湾向洋的枢纽。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宝安凭借绝佳区位,成为大湾区天然的核心。2021年,《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实施,宝安中心片区、大铲湾片区、宝安机场及周边片区以及会展新城和海洋新城片区等纳入“大前海”范围,宝安成为前海政策和地理扩区的核心区域,一跃成为国家战略主战场。2023年12月,《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体发展规划》(下称《前海总规》)发布实施,宝安在湾区发展中的战略作用、在珠江口一体化融合中的引领作用将进一步凸显。
“《前海总规》对前海的未来空间规划和战略性定位,做出了很清晰的界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副院长、前海分院院长曲建认为,这意味着前海将成为深圳的一个新城市中心,将来深圳的高端要素将向前海实现一个新的集结。
深港合作的产业之区
去年11月,福海街道招商厅,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内地业务首席执行官黎少斌和宝安企业代表就推动宝安和香港制造业加快“双向奔赴”面对面畅谈。上任以来,黎少斌频繁往来于大湾区城市间,宝安则是他“打卡”最多的地点之一。
制造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数月前发布的《前海总规》便多次提及“先进制造业”,并明确提出在会展新城及海洋新城片区布局深港先进制造组团,重点发展激光和增材制造、智能机器人、智能终端、超高清视频显示、网络与通信等。宝安与香港深化制造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深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正位于该片区。
2022年,宝安区委七届二次全会提出“422133”工作主框架,围绕推动深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相关片区规划随后被纳入深圳20个重点先进制造业片区,并进入《深圳市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任务清单》,是前海扩区后区域内唯一一块带制造业现状、按照制造业定位发展的特殊片区。根据规划,深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将依托临港优势和前海政策优势,探索深港互联互通、合作平台建设、港人港企发展新路径,打造对外开放、服务香港的重要基地以及香港和国际资本、技术落地转化的重要平台。
两地携手如何实现“1+1>2”?宝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和强劲的科技创新转化能力是最有力的背书。作为深圳的产业大区、工业大区和制造业强区,制造业是宝安最醒目的标签,“一天内找齐上下游,三天内做出产品。”这句口口相传的业内佳话更印证了宝安先进制造业解决方案中心的角色。
当前,宝安共有制造业企业5万多家、规上工业企业5000多家。从质量上看,宝安拥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00多家,全国区县级第一;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均为全市最多。培育了工业母机与增材制造、超高清视频显示等5个千亿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8个产业集群增加值规模位列全市第一,空天技术和深地深海两大未来产业集群聚链成势,此外,宝安还是全国首个五星级工业互联网示范基地,并连续两年位列全国创新百强区第二。
除了备受关注的深港先进制造业合作区之外,宝安发力推进的多个重点片区也已成形起势:湾区芯城集聚战略级产业项目,将形成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集群;九围国际总部区、石岩智造城上升为全市重大战略;新桥东先进制造产业园瞄准“3个500”目标,首期招商实现“开园即满园”。2023年,宝安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202.01亿元,同比增长8.5%,三年跨越两个“千亿”台阶。
今年,围绕深入实施“六个十大”工程,宝安将乘势而上抢抓《前海总规》落地实施及新型工业化机遇,全面加强与前海协同联动,全力夯实制造业“基本盘”。层层利好叠加赋能,多项举措紧密咬合,从产业大区到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宝安的发展值得期待。
近悦远来的圆梦之区
去年12月,2023深圳招商大会首次移师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宝安现场洽谈签约项目39宗,意向投资总额再超千亿元,蝉联全市招商优胜区。
一骑绝尘的吸引力从何而来?
我们可以从横向的数据中找到答案。过去一年,宝安创新推出“三个一”企业服务体系,处级干部全年走访服务企业5.6万家次,办结诉求5157件;全年举办12场“助企行”之我帮企业找空间供需对接会(宝安专场),对接产业空间需求企业215家,达成产业空间157893.8平方米,意向物业面积112871.36平方米;开展31场“周五供需对接日”活动,助力超800家企业拓市场、拿订单,撮合成交额约30亿元;全年新登记商事主体12.3万户,总量93.4万户,增量、总量均全市第一,成为深圳“商事主体第一。
“办这么件大事,我甚至没有出门。”登录亲清政企服务直达平台提交融资申请后,鹏诚新能源300万元的授信申请在半个月内便通过审批,为企业立解燃眉之急。
我们也可以在时间的纵深中寻找谜底。立讯精密从宝安起步,快速成长为千亿市值的电子制造巨头。大族激光自宝安起飞,成为年营收超百亿元、全球领先的高端智造装备生产厂商。六年时间,乾行达从不足10人的初创团队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小巨人”企业,影石创新从起家到成为消费级全景相机领域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的影像品牌。短短五年,斯坦德机器人完成数亿元人民币融资,海柔创新跻身全球独角兽榜单……无数创业者与宝安“双向奔赴”,在这个蕴含无限想象力的舞台上书写一个个发展传奇。
“斯坦德机器人对宝安的感情很深厚,这里见证了我们从创业小团队到如今领先业内的创业之旅。在宝安,可以轻易找到上下游的合作伙伴。”斯坦德机器人品牌总监张旭说道。
还有大批具有行业引领性的行业巨头选择搭乘宝安发展的快车。全球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法雷奥在宝安落成法雷奥(深圳)智能制造中心,并计划在此打造集团首个灯塔工厂;西门子(中国)有限公司在宝安落户西门子运动控制研发中心及增材制造实验室;全球高端装备领域领先企业德国通快集团深圳分公司在宝安揭牌;德国电动航空全球领军企业Lilium航空公司计划在宝安设立亚洲区域总部。2023年1-11月,宝安共挖掘项目725宗,同比增长81%;新落户项目达317个,同比增长约120%,落户项目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占比58%,成功引入小米、百度、上海伟测半导体、旗滨新材料、国星宇航、南方电网等一批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上市公司及行业龙头优质项目。
“深圳宝安是Lilium的首选。”对宝安,Lilium首席执行官克劳斯·荣威不吝溢美之辞。
一个个助企故事真情暖心,一个个创业梦想乘势腾飞,一批批行业龙头抢滩登陆,社会各界对宝安的坚定选择传递出一个强烈信号:宝安正在成为深圳乃至全国最具潜力和未来的创业之地。
来源:宝安日报
记者 邢易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