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电白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篇章,记录了什么?

南方+ 记者

一次次接地气、入人心的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既解思想困惑又解实际难题;一个个紧扣中心工作的主题宣传,记录着电白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履;一场场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见证了文化民生的改善,也构筑着群众的精神家园;一个个浸润心田的善举,既传播文明,也凝聚力量……翻开2023年茂名市电白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篇章,文化的力量浓墨重彩。

高质量发展,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文化力量。

2023年,电白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贯彻全国、全省、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守正创新、担当作为,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电白新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凝心铸魂

提升思想理论引领力

时代孕育思想,思想凝聚力量。2023年,电白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不断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筑牢全区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以上率下推进理论学习、创新开展理论宣传、深入探索理论研究……一系列举措,让党的创新理论在电白大地落地生根。

凝心铸魂,理论学习走深走实。电白聚焦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和根本任务,推动落实“第一议题”、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制定《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3年理论学习计划》,全年高效服务开展区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5次,以“关键少数”示范带动各级党委(党组)深入开展理论学习。同时,常态化开展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巡学旁听,提升领导干部和全区理论学习质量。

创新形式,理论宣讲“声”入人心。电白区结合主题教育,开展送学下镇进村入户宣讲,运用本地黎话、客家话等方言进行宣讲270多场次。陈村街道“渔船上的党课”、高地街道“红色渔船大讲堂”、电海街道“大喇叭”工程、那霍镇“移动课堂”、高地街道“1+3”联动教学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电白大地落地生根。电白结合文明实践活动,开展理论微宣讲1万余场,志愿服务3.3万次,受众50万人次以上,既解思想困惑又解实际难题。此外,电白主动适应新媒体时代要求,创新推出主题教育“微党课”视频,精制10个专题“微党课”视频,利用区广播电视台“掌中电白”微信公众号、各级微信工作群等平台载体轮番推介推送,引导各级党员在线学习,实现网上宣介全覆盖,有效推动理论宣讲由网下向网上拓展。

拓展深度,理论研究持续深化。电白区举办学习《习近平著作选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等系列座谈会、研讨会,在深学细悟中进一步掌握新思想蕴含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同时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电白新实践、“百千万工程”等主题,加强实践课题研究,推出一批原创性自主型成果。

服务大局

提升主流舆论传播力

2023年9月22日至24日,由广东省林业局、茂名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在电白区举行,呈献了一场充满地域特色的丰收盛会。借助各级媒体的传播,全省、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目光也聚焦到电白,让沉香节打造成为观察电白沉香向百亿产业迈进的绝佳窗口。

讲好电白故事是时代命题,也是责任担当。2023年,电白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围绕重大部署、中心工作、重要活动,以生动的笔触记录时代变迁,以饱满的热情唱响主旋律,不断壮大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

正面宣传鼓点激越——

文章合为时而著,只有站位主流,担当正面,方能振奋精神、鼓舞人心。

聚焦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绿美电白生态建设等中心工作,电白在媒体端开设专题专栏,展示发展成就和经验做法,提振全区上下勇毅前行、攻坚克难的精气神。

聚焦做好重点项目、重大活动宣传,电白推出宣传报道800多篇次(条),唱响经济光明论,让“强信心”成为社会主旋律和最强音。其中,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新社等国家级媒体及香港商报网、大公网等外媒平台宣传报道欣旺达电白基地开园活动暨电白招商推介会新闻信息约20篇(条);在中新社、南方日报、广东广播电视台、茂名发布、茂名广播电视台、羊城晚报等平台宣传报道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新闻信息约50(篇)条;在上级媒体及电白区新闻中心、区广播电视台等媒体大力宣传报道新能源、制造业、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等工作的好经验和好做法400多篇(条)。

国际传播有声有色——

不局限于本区、本市、本省,更要向全世界展示新面貌、新形象、新动态。

2023年,电白在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新华社《半月谈》网、人民网、经济日报等中央及国家级媒体推送、刊发电白经济发展等报道稿件21篇,在“学习强国”平台刊发稿件258篇,在南方日报、南方+、触电新闻等省级媒体刊发稿件6228篇(条),为电白营造了和谐稳定的外部舆论环境。

水东街道组团式服务民生经验、忠良模式治理小区经验被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报道;协助中央电视台、广东电视台拍摄沙垌墟沉香产业,提高了观珠沉香特色小镇在全国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客商到观珠了解沉香产业、采购的人数比去年翻了一番。

网络传播丰富多彩——

弘扬正能量,需要筑牢网上网下“同心圆”。电白充分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今日头条视频号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介,取得良好的宣传效应。

为期三天的首届“电白好沉香·奇楠推广日”暨“墟日直播”活动订单数超3万单,营业额超400万元,网络直播推动“电白沉香”品牌出圈。

“尝荔万千、独爱茂名”2023茂名(电白)荔枝推介会通过现场直播、线上线下宣传方式,收获2500吨荔枝大订单。

电白区新闻中心“今日电白”微信公众号全网阅读量达1000多万,视频号、抖音号发布视频300多条,浏览量800多万,获广东政务新媒体“融合创新奖”、茂名市“文明公众号”。

文化惠民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

1月21日晚,以“山海乐章 好心之城”为主题的电白区2024迎春晚会举行。活动吸引约3000人到场观演,8万多人次在线观看。“这是近五年电白举办的档次最高、水平最好、反响最大的一届春晚。”群众的评价,彰显这台文化大餐的精彩纷呈。

过去一年,电白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加快推进文化强区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文化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民心工程。电白区聚力改善文化民生,构建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步伐从未停歇。

“一馆一中心”(电白区博物馆、美术中心)、“三馆”(电白区图书馆、综合档案馆、规划展览馆)等文化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陈金章美术馆建成开馆,永久陈列陈金章画作185幅,填补了茂名没有公共美术馆的历史空白,成为茂名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岭南书画艺术、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平台。基层文体设施提档升级,坡心镇、黄岭镇综合文化站获评省特级文化站,市农家书屋示范点——沉香书院藏书达15000册。

文艺精品佳作频出——

从传统和特色地域文化中,以新的表达形式推陈出新,为电白区繁荣文艺精品创作提供不竭源泉。

电白区合唱团代表茂名市参加广东省第十五届“百歌颂中华”歌咏活动,荣获省总决赛成人组合唱类铜奖,受到市委宣传部书面表扬。情景剧(回家)、小戏(五围台)参加市廉洁小品曲艺创作大赛分获金奖、铜奖。志愿者舞蹈《疍家女》获“舞出梦想”茂名市第六届百姓广场舞蹈大赛暨展演金奖及最佳编排奖。选送节目参加“红荔飘香”茂名市第四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荣获二金一铜奖。

电白出版文学杂志《大潮》荔枝专题(上半年)和沉香专题(下半年)。开展“百部原创文学艺术作品”和“百场快闪活动”“双百”活动100余场,绘画、书法、摄影、工艺美术等作品百花齐放。

文化惠民效应彰显——

以民俗、体育、产业、文旅等为主体,所延展出来的文化惠民活动,持续为电白特色IP加码。

沙琅“三月三”文化旅游艺术活动引发万人空巷热潮,直播观看超过20万人次,1000多名乡贤为家乡文化事业出力,唱响高质量发展之戏。

广东省首届经济林丰收节暨茂名·电白沉香节吸引全国全省各地的领导、嘉宾走进电白,感知电白中国沉香之乡“以香传承”的魅力。第三届广东工业大学“电白沉香杯”全国大学生篮球联赛,线下观看人数累计达8万人次,直播观看总量超过100万人次,网络热度超过8000万,电白“中国沉香之乡”名片进一步擦亮。

电白首届全民健身徒步节、首届镇街男子篮球联赛和茂名市第九届全民健身徒步节(电白沙垌香街线路)等10多场大型文体活动,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样化、高品质的文化活动需求。

文旅融合提质增效——

电白山海并茂,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文旅资源丰富,正成为天下游客的“诗与远方”。

过去一年,电白巩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成果,深化文化旅游体制改革,将10条文旅特色村串联起来,编制了“山海走廊”策划等旅游项目初步设计方案;举办“茂荔飘香 湘客来电”万名湘客游电白促消费活动;组织召开广东(电白)摄影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百名摄影家摄影旅游采风创作PK赛活动,通过各位摄影家的镜头,宣传电白好形象。

常态长效

提升精神文明感召力

人们常言,立德树人、成风化人。电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无数英雄豪杰的故乡。冼夫人的好心精神,在电白流传千百年,成为社会发展最温暖的底色。

过去的一年,电白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坚持以实践活动为载体,以先进典型为引领,以时代新风为职责,着力提升精神文明感召力,打造更有温度的城市。

文明实践激发向善力量——

以文明实践活动为土壤,志愿服务走深走实,既传播文明,也凝聚力量。

建设完善1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21个实践所和338个实践站,延伸打造50多个实践点(基地)。目前电白区已有3个示范所和47个示范站,大大增强了示范引领作用。基于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比学赶超”评比活动,实现360个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文明实践活动全覆盖,2023年共开展约3.3万场文明实践活动,受益群众达50万人次以上。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APP精准征求、收集、对接群众热点难点问题,解决“最后一公里”实际问题2万多件,为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提供强大助力。

以“积分制”“红黑榜”为抓手,电白大力推行文明实践积分制。200多个村(社区)开展“积分制”,建有专门物品积分兑换的“积分超市”或“积分点”170多个。

电白依托乡村学校少年宫,把“儿童之家”“4点半课堂”“社区家长学校”等阵地整合起来开展活动,2023年开展相关活动4000多场次,受益学生达8万多人次。

文明培育弘扬道德风尚——

从“凡人善举”到“崇德向善”,让文明愈加直击人心。

电白加强模范典型选树,评选出第四届“电白好心家庭”10户、“最美家庭”10户,星级文明户1362户,拍摄展播“十大文明村”和“十大文明校园”,积极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

电白开展文明餐桌、文明交通、文明旅游宣传及传承“好家风好家训”系列主题活动120多场,开展专题讲座30多场,受教育家长3万人次。

《广东宣传》第9期刊登《强化思想引领 深化培育创建 拓展文明实践 扎实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推介电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特色做法。

文明创建涵养时代新风——

点滴善意,最终汇聚成汪洋大海,让文明的时代新风在电白区的浸润越来越深。

258个老旧小区在全市率先完成微改造。水东街道在茂名街道测评中排名第一;沙琅镇在茂名乡镇测评中连续四个月排名第一;2023年9月、10月、11月、12月茂名市乡镇测评综合成绩前十名中,电白区分别占了七名、五名、七名、六名。

电白推进“一约四会”建设,开展各类移风易俗宣传教育4000多场次,受教育群众10多万人次,338条村居完善了村规民约,推动形成文明乡风。《家禽住“别墅”乡村增颜值》在“文明广东”推送,《文明乡风“吹”遍尚塘村》在“文明茂名”推送。

麻岗镇坑内村村民在浏览村规民约。

沙琅镇,沙琅镇尚塘村、琅西村、谭儒村,岭门镇海坡村,观珠镇葛山村、沙垌村等1镇12村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村。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李华斌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