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清晨6点,南海之滨的天光尚未完全亮起,珠澳两地早行的人们拨开雾水,在“一国两制”交会点的拱北口岸汇聚。随着旅检大厅闸门缓缓升起,沉寂了5个小时的拱北口岸又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
跟随口岸一起忙碌的,还有身着警服的她们。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三八”妇女节,可身为移民管理警察的她们,丝毫没有“假期”一说,只有坚守岗位的职责与使命。
29年间,把一套动作重复了600万遍
“阿姨,你用右手大拇指摁压右前侧那个设备。”
“小朋友你往后退些,按地上的图案标识站好。”
……
一个戴着眼镜、发间掺杂着斑白的警花大姐,忙碌地奔波于自己监管的各条快捷通道之间,为往来旅客的快速通行提供帮助。她是陈娱,拱北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执勤二队的一名移民管理警察。从上世纪90年代来到这里,在日复一日的忙碌中,她已经走过了29个春秋。
陈娱。
岁月辗转,29年间陈娱从青涩飒爽的女兵成长为如今专业干练的“老前辈”,除了业务能力见长,颈椎病、肩周炎等“职业病”也成了她的“家常便饭”。可即便如此,陈娱眼中始终泛着光芒,29年坚守、600多万旅客查验量、查获数不清跨境违法犯罪分子,巾帼警花拼搏进取、担当奉献的光辉,在她的藏蓝警服上铸就了一道璀璨绚烂的光。
陈娱平时话不多,但聊起业务总是滔滔不绝,在工作经验和技巧上,时至今日都是队里的业务骨干。
两年前的一个深夜,即将闭关的口岸变得安静下来,大厅里的通关旅客也变成了个位数,连续工作5个多小时的陈娱,双手互相掐了掐合谷,试图给自己提提神。接证、查验、准备放行……29年来,这套动作她重复了600万次,早就烂熟于心。可就在准备放行时,证件照片上的一丝不易察觉的异样,让陈娱不由得警觉了起来,她扶了扶眼镜,再次拿起证件与旅客进行对照。
“快点,我一会儿赶不上高铁了。”看到迟迟未能通过,旅客催促了起来。就在这说话的一会儿工夫,陈娱发现了端倪——下庭轮廓与证件照不吻合!当即提交后台进行核查,很快,一起双胞胎冒名顶替的案子在陈娱的火眼金睛下得以顺利查获。
“其实也没有什么技巧,重在细节,每一个细节,哪怕是一根头发丝都不能放过。”陈娱对徒弟说。
29年间查获了多少起违法案件,陈娱的心里早就没有了“账”,可每次坐上验证台她都保持着一种态度——谨小慎微,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和马虎。
入警5年,在锦旗墙上有了属于自己的荣耀
3月7日上午9时,忙活了3个小时的谢倩男终于有时间回到了备勤室里,举着扩音器喊了一早上的嗓子,也终于可以休息片刻。
谢倩男所在的拱北边检站执勤十一队,日常担负着口岸限定区域内安全管控、客流引导、旅客帮扶、突发事件处置等工作职责,是拱北口岸内一支常备处突力量。
“男生会不会更加适合这个岗位?”这是谢倩男身边亲戚朋友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谁说的?女生自然有女生的优势。”谢倩男总反驳说。
谢倩男。
熟悉谢倩男的人都知道,对她来说,这种有力的反驳可不只是停留在嘴上。
去年3月31日19时10分许,拱北边检站执勤十一队接到旅客报警,称自己的手机被人偷走了。接警后,正在备勤室里休息的谢倩男当即赶赴现场处理。她一边安抚当事人包女士的情绪,一边迅速掌握了事件的详细经过。听说包女士及其家人还饿着肚子,便让他们先行过关,找到手机后便第一时间与其联系。目送包女士一行离开后,谢倩男立即展开搜寻工作。
细心的谢倩男回到队里,逐帧排查对比监控视频后发现,19时整,包女士在口岸内免税商场购买完商品后,将手机遗忘在柜台上,一男子佯装买东西,实则趁无人注意之际,迅速拿走手机。确认目标后,谢倩男又辗转确认嫌疑人身份及联系方式,不料多次拨打电话却一直无人接听。最后,谢倩男向其发送短信表明身份,这才与该男子取得联系。经批评教育,对方主动提出将手机送回口岸。20时17分,谢倩男成功将手机交还到了包女士手中,并将该男子移送到地方公安机关作进一步处理。
3天后,包女士寄来一面锦旗赠予谢倩男,看着锦旗上金灿灿的字,她难掩激动:“刚来队里的时候就很羡慕,锦旗墙上挂了很多旅客送给师兄师姐的锦旗,现在这面墙上也终于有了属于我自己的一面。”
不靠谱的妈妈,却是最靠谱业务骨干
“妈妈,你不是说今天不上班吗?”刚刚放学回到家,看到刘耀凤换上警服要出门,儿子脸上写满了不愿意。
刘耀凤是拱北边检站执勤四队的移民管理警察,原本排休的她,临时接到了上班的通知,来不及安慰儿子,便匆匆出门。每次面对自己的“不靠谱”,儿子失望的眼神和孤独的背影,便会如同尖锐的箭矢,深深刺痛着刘耀凤的心。她明白,儿子渴望有一个能够时刻陪伴自己的妈妈,然而,作为移民管理警察的她,肩负着守卫国门的重任,陪伴只能放在工作之后。
刘耀凤。
接证、查证、验放,作为业务骨干,刘耀凤的工作能力在队里是出了名的。伪假证件、冒名顶替,从未能够逃得出她的“法眼”。
入警10余年来,刘耀凤印象最深刻是数年前的一宗案件。当时,一名中年男子引起了刘耀凤的注意——男子神态紧张、目光闪躲。当刘耀凤手指触碰到该男子递交的护照的那一刻,心里便有了答案,这本护照有问题。
这是某国的一本公务护照,乍一看与普通证件并无二样。可在刘耀凤的进一步查验过程中发现,这本护照的制作工艺与真实护照有着很大差距。
刘耀凤强压住内心的紧张,保持平和的语气,与该男子聊起了天,一步步解除了男子的戒备心理,在问及其护照来源和使用目的时,男子开始变得支支吾吾,所说内容也出现了破绽。刘耀凤当即呼叫队领导,对该男子证件及身份展开进一步核查。在铁证面前,男子不得不承认了自己企图使用伪假证件的违法事实。
“其实,你们看这本护照的破绽有很多……”在经验分享会上,刘耀凤如是说。轻松的语气背后,是她执勤间隙,坐在电脑前认真分析研判每一例违法违规案件所付出的努力,更是坐在台上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汗水换来的经验。
【采写】南方+记者 何丽苑
【策划】肖伟
【通讯员】何志金 陈柔镌 季金晓 胡海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