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外卖被强制收取外卖打包费?上海市消保委:该行为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南方+ 记者

“每一份菜品都收取了打包费,最后还强制性要求必选项打包袋。”临近“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南方+记者在社交平台和投诉平台看到不少有关外卖打包费的投诉,其中不少网友反映强制打包费的问题。

无

针对强制打包费的做法,上海市消保委3月6日发文称,这不仅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也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外卖产品的价格理应包含基本的打包费用。单独收取打包费无异于对消费者进行了二次收费,这违背了公平交易的原则。

将外卖打包费作为价外收费,实际上是一种“低开高走”的商业套路。上海市消保委指出,消费者在比较不同品牌、不同平台的外卖价格时,往往会因为额外的打包费而难以做出准确判断。这种做法不仅模糊了价格透明度,也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一些商家以环保为名,对包装袋、包装盒等进行额外收费,上海市消保委指出,这不仅未能有效减少外卖包装的使用,反而因为外卖包装成为了一个新的利润来源,导致其使用量不减反增。以环保名义收取的包装费实际上是对“禁塑令”的扭曲。

此前,上海市消保委就曾关注外卖包装费问题。2023年6月,上海市消保委指出,外卖包装具体收费规则的缺失造成了3个痛点:外卖包装收费贵、商户按件收取包装费、商户在不同平台收包装费不同价。以上痛点问题的原因在于,关于外卖包装,目前只有收费理由,没有收费的详细规则。

上海市消保委呼吁规范外卖市场的收费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择外卖服务时,要仔细阅读费用明细,避免因不透明的收费而遭受损失。

南方+记者 张晋 朱红鲜

编辑 邓素凡
校对 梁飞飞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