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上午,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在吉田召开,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县长黄常雄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介绍,连山去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0.94亿元,同比增长4.6%,经济发展形势不断回升向好;报告提出,新一年连山地区生产总值目标是增长5.5%,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推进现代化建设,加快建设幸福美丽连山。
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黄津 摄
黄常雄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黄津 摄
发展新质生产力
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举办招商推介会6场,签约实体经济项目15个,总投资达113.15亿元;引进总部经济企业125家,累计达294家,企业纳税总额2.58亿元,同比增长15.82%……去年,连山全力夯实发展基础,县域经济不断壮大。
报告提出,新一年连山将通过建立高质量发展平台、加快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壮大绿色生态产业,聚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全力推进连山生态产业园建设,加快征地拆迁、“七通一平”和标准厂房建设等前期工作;坚持边建设边招商,依托对口帮扶协作机制,拓展与花都区的产业合作;加强与广清产业园、清远市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的对接合作,加快产业导入,着力提升产业园效益;探索在花都区建立连山“反向飞地”经济试验区,实现招商项目落地和产业转移无缝对接。
其次,加强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研究,突出科技赋能,深化与科研院校合作创新,积极推进农业种业研发基地建设,大力发展黑山羊智慧养殖等种养业。围绕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发展,打造大湾区优质农产品供应地,发挥稻菜茶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连山生态产业园优势,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积极创建“连山大米·岭南生态气候优品”品牌,不断提高连山大肉姜、连山高山茶等特色农产品附加值、品牌知名度,进一步增强优质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此外,在促进连山绿色低碳生态经济发展上,报告提出要推进山苍子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着力打造一批特色鲜明、效益显著、带动力强的林下经济项目;稳步开展大散风电项目建设,积极推动芙蓉山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项目列入国家和省能源发展规划。
增强县域经济动力
完成100家以上总部经济企业招商
报告介绍,去年连山量化实化15项主要任务、70项重点任务、159项目标举措,一体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一年来,金融服务深度下沉,大力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全年新增乡村振兴类贷款2.34亿元;圩镇环境“七个一”美化建设加快推进,改造提升房屋外立面227栋,打造美丽乡镇入口通道4个、美丽示范主街7条、美丽圩镇客厅1个、绿美生态小公园5个、干净整洁农贸市场7个,建设美丽河道17.8公里,一批镇、村成功入选省级乡村治理示范镇、村创建名单,和美乡村建设有力推进;“三地活化”改革探索得到省、市一致点赞,全省、全市正在积极学习推广。
报告提出,今年要聚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动力。落实“大招商、招大商”工作机制,用好省对民族县税收优惠政策和委托招商管理办法,重点引进智慧农业、文旅康养、体育竞技等产业,高质量引进一批税收贡献大的总部经济企业,确保完成100家以上总部经济企业的招商任务,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强化乡镇联城带村功能。推动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县域商业建设行动县,进一步彰显“壮瑶山城”3A级景区的净化、美化、绿化、亮化、便利化、特色化,不断增强对各种优势资源的集聚能力。推进特色圩镇建设,加强镇街容貌管控治理,着力提升乡镇综合服务功能和人居环境品质;把握典型镇、村培育方向,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打造亮点,积极推进典型镇村建设。
抓好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建设好吉田段、小三江段、福堂段乡村振兴示范带;持续落实农村公路“路长制”,稳步提升农村公路管护水平;深入挖掘镇村特色和优势,努力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农文旅体康产业融合
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去年8月,“农文旅体康”全域标准化试点项目启动仪式在连山举行,这是广东首个全域标准化试点项目,也是广东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推动标准化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
过去一年来,连山坚定发展思路,立足资源禀赋,全面培育农文旅体康产业融合发展新业态。永和镇、太保镇莲塘火狮基地分别入选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示范点,笔生花(连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被认定为第二批“南粤森林人家”;成功举办壮族传统“三月三”歌墟节暨广东首场全国“四季村晚”春季示范展示活动、四月八“牛王诞”暨首届露营音乐节、2023年广东(连山)“七月香”壮家戏水暨非遗民俗文化系列活动等少数民族节庆活动,其中“七月香”系列活动拉动旅游消费超亿元;“春采茶、夏戏水、秋观稻、冬赏雪”特色旅游形态加快构建,全年共接待游客31.71万人次,实现旅游创收2.79亿元。
新一年,连山将聚力农文旅体康产业融合,打造更多乡村振兴示范样板。
深入推进农文旅体康全域标准化。围绕乡村振兴、现代农业、文创旅游、民族体育、休闲康养等领域,开展全域标准化试点建设,研究制定民宿等一批新的标准,形成一批引领行业发展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先进标准,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全县各行各业标准化工作水平,打造支撑自治县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和可复制、可推广的全域标准化“连山模式”。
深入实施全域旅游。着力推动现有景区提质升级,抓好岭南民族特色高质量发展廊道(连山段)建设,重点打造好吉田镇绿野仙踪、小三江镇耕山小寨等森林康养休闲旅游项目,进一步打响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品牌;积极探索壮瑶医药特色诊疗服务,努力建设岭南森林康养体验目的地;积极备战2024年第十二届全国民族运动会,依托越野、徒步等赛事为载体,开展森林体育标准化建设,积极推动体育康养产业融合发展。
深入提升文化赋能。推进连山文化艺术中心和非遗保护传承产业园建设,大力实施壮瑶特色文化传承人才培养工程,做强一批非遗工坊,努力实现非遗赋能乡村振兴、非遗创新转化、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全力挖掘旅游消费潜力,大力培育非遗、“一镇一节”“文化夜市”等消费增长点,丰富土特产品、非遗手工艺品、文创产品,吸引更多省内外游客到连山消费。
奋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
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
围绕市五大百亿农业产业工作部署,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特色优质养殖业,“连山大米”入围“2022中国地理标志农产品(粮油)品牌声誉前100位”榜单;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成立全市首个“林长+生态保护巡回法庭”,森林覆盖率持续保持全省第一……过去一年,连山做强做优特色产业,全力推进绿美生态建设,巩固厚植了生态发展底色。
连山一直以优越的生态环境享誉省内外,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中国气候宜居县”“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这背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强化。去年,连山严格实施“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杜绝落后产能、污染企业进入;全面推行“林长制”,强化森林资源管护,有效筑牢粤北生态屏障,为“绿美广东”作出连山贡献。
坐拥优渥的生态资源,今年连山如何在高水平保护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有力有效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报告提出,要聚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推动更高水平的绿美连山生态建设。
大力实施“六大行动”。抓好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加强南岭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抓好森林质量提升工作,完成林分优化5880亩、新造林抚育9837亩和森林抚育15000亩任务;抓好绿色通道品质提升工作,进一步改善县内高速公路、国省道两侧1公里可视范围山林品质;抓好乡村绿化工作,摸清“五边”“四旁”等空闲区域,广泛发动企业、乡贤、党员、群众等各方力量见缝插“绿”;抓好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型示范点创建,努力打造成为展示连山生态文明和形象的窗口。
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化源头治理和联防联控,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发挥“林长+生态保护巡回法庭”作用,持续巩固提升森林违法行为治理成果。严格落实河长制,加快长江流域禾洞河水生态修复(二期)工程和吉田河流域水生态治理与修复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全力做好五亩以上山体裸露修复工作,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让自治县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土更净。
2024年连山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5.5%,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经济增长同步。
南方+记者 黄津
通讯员 虞秀兰 王晖虹 金冠宇 黄靖方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