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新增800停车位!南城石鼓出实招,让城市“畅行提速”

南城政法
+订阅

车辆停放井然有序,文明出行蔚然成风,这是人们走进石鼓社区的第一感受。

从源头落实精细化治理,引导车辆行人各行其道,优化实施公平收费。随着“百千万工程”深入推进,石鼓深入探索道路管理新模式,推出一系列“实招”,让道路更畅通,群众出行更方便。

分级管理 专人专岗

精细治理破解停车难

宽敞马路停车标线清晰可见,一辆辆汽车按照道路行进方向指示或车位标识,规范入位停泊……

从石鼓社区牌坊走进馀庆路,途经市场路、沿河路等路段,放眼望去,沿线路面干净整洁,车辆摆放整齐有序。

道路改造优化交通,精细治理为石鼓带来全新面貌。作为东莞市“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石鼓一直在积极探索停车管理方法,破解社区停车难、停车乱问题。

前期,石鼓通过充分走访调研,根据人口和区域分布划分五大片区分流管理车辆。石鼓社区根据车辆类型不同,为大型货车设置专门停放点,解决大型货车占道、妨碍社区居民日常生活出行等问题。同时,利用社区闲置地等场所建设停车场,有效缓解社会临时停车需要,以及满足不同群体停车需求。

在此基础上,石鼓社区建立专人、专职管理制度以及相关车辆管理办法。由警务室成立专职管理小组,对各类车辆建立“一车一档”,与车主签订《石鼓社区车辆停放承诺书》,对社区内部道路停车管理统一统筹;专人专职管理,加强日常巡查,强化宣传教育,多措并举规范停车秩序。

“停车十分规范,整体看上去很舒服。”路过的市民为石鼓点赞。

经过多年的精细化停车管理,社区内部停车资源的使用效率和泊位周转率得到有效提高,“规范停车”成为社区居民的共识,在多方努力下,周边交通环境“畅、安、舒、美”。

各行其道 安全有序

文明出行渐成风尚

在做好精细化管理的同时,今年石鼓辖内道路又迎来一个新变化——形成层次分明的行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优化社区主路的停车空间。

通过对内部道路精心设计和合理划分,确保所有交通参与者都能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步行、骑自行车等慢速出行方式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石鼓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往混合通行的情况下,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杂易造成安全隐患。为此,石鼓进一步完善社区慢行系统管理,以此带动更多人树立慢行理念,自觉维护慢行交通的通行空间,让交通环境更加畅通、安全。

现场可见,社区通过科学规划行车道、非机动车道与人行道,道路均设有醒目明晰的交通标识和标线,并辅以适量的绿化带和隔离栏杆,实现交通流线合理分配。

如今,社区车行道更加宽畅平整,不仅满足机动车流畅通行的需求,也保障居民安全、有序出行,减少因车辆并行而引起的交通事故。

与此同时,人行道的明显区分,为步行居民提供惬意的行走空间。在石鼓,老年人可以安心遛弯锻炼,孩子在父母看护下能尽情嬉戏,不必担心过往车辆打扰,各交通参与者权益得到最大程度保障,营造一个友好、宜居的出行环境。

精准施策 多措并举

持续优化交通体系

居民安居乐业,生活幸福美满,背后需要良好的交通环境作为支撑。石鼓作为东莞市区、南城街道的重要交通节点,下来还将不断探索道路交通管理新模式,通过建立新的城市空间规划理念,坚持静态交通和动态交通协调运行,大力推进交通综合整治,持续推动交通体系日益完善。

石鼓社区预计今年9月下旬,推动完成石富花园东侧停车场提升项目,通过升级改造、地面优化,对现有停车场进行环保智慧改造,增加电动车充电桩,预计提供近800个停车位,为社区居民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

此外,石鼓社区深入贯彻“百千万工程”,进一步优化停车管理。目前,石鼓以树立停车公平合理的管理导向,制定不区分对象、标准统一的管理政策,进一步规范社区静态交通管理,改善动态交通状况。通过系列举措,让“百姓之路”走得更舒适、更安心,推动社区基层治理更上一层楼。

出品 | 南城融媒体中心

文图 | 罗伟良

编辑 | 丘君花

审核 | 程玮坚

本文来源:东莞南城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