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清爽”扮靓城乡环境!潮南区“三线”整治成效初显

南方+

近日,走进潮南区胪岗社区,昔日乱拉乱挂、交织错杂的架空“三线”消失不见了,强弱电线路规范整齐,社区环境大大改善。“以前,抬头看全是乌漆麻黑的线缆,有时候经过真担心电线掉下来影响出行安全,现在不再担心了。”居民吴伯点赞道。

这是潮南区“三线”整治工作的成效之一。2022年以来,潮南区工信局会同发改、交通、文广旅体、城管等单位开展“三线”整治行动,对潮南架空线缆、临街建筑墙体“三线”违章乱拉、乱挂现象和安全隐患进行攻坚整治,营造干净整洁、平安有序的城乡环境。

目前,潮南区“三线”整治行动已取得初步成效。经过整治后的乡村“三线”乱搭乱接、老旧破损、杂乱无章等问题已基本解决,整体线路变得规范安全、美观协调,进进出出的老百姓对这些变化看在眼里,喜在心上。

■成立工作专班督促工作落实

布局混乱、高低不一、断头垂挂、乱搭乱拉……“三线”就像一张张“蜘蛛网”铺张在城市上空,不仅影响市容市貌,还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但由于涉及多个管理部门,又涉及多个运营商,还涉及资金问题,需要群众配合,整治难度不小。

潮南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吴创明介绍,2022年2月起,潮南区深入推进“三线”整治,强化用电保障,消除安全隐患,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由“清脏”向“治乱”延伸、向“美化”转变,不断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乡品质。

在推进“三线”整治过程中,潮南区工信局会同发改、交通、文广旅体、城管等有关单位迅速行动,建立健全“政企联动、上下协同、专业联动”高效工作机制,组建工作专班,以镇街为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区主要领导不定期下沉镇村调度,督促工作落细落实。

2023年12月中旬,潮南区分阶段开展陈沙大道线缆落地、典型镇的主干道整治以及典型村的“三线”整治优化提升工作。在北环环峡华路口,对跨路线缆采取下地的方式,路口两侧路面进行开挖共20米连接地下管道,同时以拆除废杆、废线,对暂时无法下地的跨路电力线加装警示套管等方式提升美观度;在陈沙大道,横向架空缆线22处,统一采取跨路线缆落地,对两侧沿路直线全长约30公里进行规整,打造潮南区主干道的标杆路段。

“我们让全区11个镇街、232个行政村(社区)建立问题台账,主动认领整治任务,严格落实整治标准。”吴创明介绍,针对整治过程遇到的堵点问题,工作专班联合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等运营主体召开多场工作协调会,梳理“三线”整治存在的堵点问题,及时将现场排查发现的“三线”搭挂情况发布到工作群,协调属地镇街与各管线运营单位及时沟通、共同研究,高效推动各方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示范带动擦亮乡村天际线

“三线”整治,示范先行。工作专班在11个镇街各选取一个村居作为整治先行试点,逐步推进全区232个行政村(社区)的整治工作。

具体来说,以分组形式,加快推进试点整治,其中同一时间段2个镇街的试点整治同步开展,同一点位采取强弱电分段整治。明确先清理废弃线缆、后规整杂乱线缆,对“三线”跨路线缆影响通行安全等问题,协调各管线运营企业向上级公司争取资金支持,力争开展光缆落地。此外,按照“先急后缓”思路,以“百千万工程”首批省、市典型村以及人口较为集中,“三线”乱搭挂较为严重的行政村为优先重点,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分阶段在全域开展整治,共同维护整洁优美的乡村人居环境,助力“百千万工程”取得实效。

以陇田镇东华村示范点为例。该村分为7个片区,其中有横巷61条、直巷87条,个别片区“三线”乱搭挂情况存在了二三十年之久。近年来,针对跨路线缆乱拉挂、强弱电不分离以及用电高峰期线路设备过载导致的停电问题,相关部门组织各管线运营主体采取“数字化监测+机巡+人巡”方式,通过全面勘察、分类立项、全域整治,以“精准问题”支撑“精准立项”,有效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群众生活品质。

经过“三线”整治,原先悬挂在巷道空中杂乱无章的“蜘蛛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范有序的电线电缆。

经过“三线”整治,原先悬挂在巷道空中杂乱无章的“蜘蛛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范有序的电线电缆。

此外,明确由各管线运营企业分别向上级争取专业支持,组建标准化施工专家工作组,确定现场施工技术标准,秉持“由表及里”、分阶段推进的原则开展整治。对全村4条主干道、大沟尾、围内头片区开展整治,涉及通信线顶管新建管道光缆28.789千米,新建管井8个,墙壁吊线18.014千米,共拆除电杆209根、架空钢绞线12.85千米、分光箱61个、光交箱4个及架空光缆38.721千米。

“以前,这里抬头看去好多杂乱的电线,有时候电线掉下来还影响出行安全,现在‘蜘蛛网’没有了,安全隐患也消除了,村民心情舒畅多了!”东华村党支部书记翁钟通高兴地告诉笔者,经过“三线”整治,原先悬挂在巷道空中杂乱无章的“蜘蛛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规范有序的电线电缆,人居环境切实得到了提升。

整治成效获群众频频点赞

乡村提颜值,群众增福祉。事实上,这一可喜的变化不只是发生在东华村。

笔者了解到,潮南区“三线”整治主要以行政村周边、域内主干道、国省道范围整治为基础,对辖内11个镇街的232个行政村(社区)“三线”弱电线路等设施,通过捆扎线路、区域光纤到户、通信设施改造、拆除废弃通信杆和光缆等方式进行整治。如今,许多镇村“三线”整治成效初显。

在胪岗镇胪岗社区溪和路,“三线”均已得到整治,走线布局清晰、线路整洁,美观且安全,让人看了很是舒心。“现在整治完成后,线路变整齐了,抬头看天空都开阔了,美观度和安全指数有了大幅提升。”胪岗镇经济发展办负责人余俊光希望相关部门能够继续加强对“三线”的监督管理,同时也希望人民群众自觉维护好社区环境。

来到峡山街道桃溪社区桃外北区中路,一排排传统民居错落有致,一幅幅墙绘艺术感浓厚,一条条线路整齐划一。桃溪社区桃外片负责人周浩彬介绍,以前,因为缺乏统一规划等原因,“三线”问题既影响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通过持续开展‘三线’问题整治,规范了架空的凌乱‘三线’,线路整齐划一了,不仅改善了整体环境,也给村民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在陈店镇瓦窑村和畅路,两侧高楼林立,楼宇间的电视、通信线缆等被集中捆扎,牢固安全、协调美观、线路布设有序,一些破旧、失效的线缆已被拆除并清理,散乱线路被理顺,乱接乱拉的现象也得到了整治。在新溪西村汕新路,凌乱线路也得到了规整,亮出了清爽的天际线,居民们对“三线”整治工作纷纷竖起大拇指:“通过这次‘三线’整治、道路整洁,线路比较整齐划一,相当美观,给群众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增加了舒服感和幸福感。”

“‘三线’整治工作,清的是线,除的是乡村的‘皱纹’,提升的是乡村的品位。”吴创明介绍,下一步,“三线”整治工作专班将加大对“三线”的督查力度,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属地限时整改,更好地撑起城市“面子”、筑牢民生“里子”。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张伟炜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濠江法院召开座谈会。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