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江门市新会区召开全区人才工作会议暨企业家新春座谈会。会议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高质量发展有关会议精神,践行“视人才为珍宝,与企业同奋斗”,问需于才、问计于企,着力打造人才逐梦湾区“第一站”,全力当好企业前行发展“护航员”。
新会区委书记林锡波出席会议并讲话,新会区委副书记、区长刘兵主持会议。新会区高层次人才代表、企业家代表、银湖湾滨海新区(工业园区)联合管委会有关负责人、各镇(街)党(工)委主要负责人、区有关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与会议。
会上,科研机构代表江门双碳实验室负责人杜迪佳、企业家代表ABB新会低压开关有限公司总经理曹锦瑞、人才代表广东新会美达锦纶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技术中心主任工程师谌继宗等先后发言。
会议指出,人才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资源”。随着“大桥经济”的到来,在深中通道建成通车后,新会将成为江门对接深圳的“第一站”。要找准深圳产业发展的需求,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牵引带动江门新一轮高质量发展。而人才,是新会抢抓“大桥经济”机遇,极为关键的资源。
会议强调,要有“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怀。新会近年先后出台“高质量发展十条”“葵乡人才十条”“科创十条”等扶持政策,吸引越来越多专业人才参与到企业的转型升级和技术改造当中,切实提升企业生产效能和经济效益。目前,新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仍为传统产业,在更新迭代、转型升级上需要大量的专业型、技术型人才,要牢固树立“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意识,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广纳英才。
会议强调,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新会历来是一片创新热土,发展至今已坐拥中国不锈钢制品生产基地、中国船舶拆解基地、中国食品工业生产基地等10个国家级产业基地,双碳实验室成为大湾区第一个“双碳”领域的粤港联合实验室。全球最大江海两用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我国首台100千瓦气动式海浪能发电装置“华清号”……越来越多“新会造”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靠的就是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必须继续发扬好、传承好。
会议强调,要为人才施展才华创造良好的环境。围绕“产业与科技互促双强”,要立足主责主业,想人才之所想、急人才之所急。在服务保障上,持续优化人才配套服务,不断提升人才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方面的保障能力;在配套建设上,加快圭峰人才专家村建设,高标准建设南湖科创走廊,持续推进“三名工作室”建设,加快推进大湾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就业驿站建设,吸引更多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来新会创业兴业;在体制机制上,持续深化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机制,打通人才价值实现通道,鼓励和引导各类科研人才、企业人才在重要领域、重大课题、重点项目中“挑大梁”“当主角”,让人才有用武之地,让珍宝绽放光彩。
【撰文/摄影】黄绍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