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白云区景泰街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着力打造“2+2+4”群防共治新样本,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提档升级,搭建全链条“大防控”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加强培训管理,构建应急圈层
景泰街坚持“分类建设,夯实基础”的思路,稳步推动最小应急单元建设。截至今年2月份,景泰街共组建了最小应急单元111个,其中,A类(包括中小学、幼儿园、医院等重点部位)27个,B类(包括大型商圈、批发市场、旅游景区、娱乐场所、旅业酒店等人流密集场)21个,C类(其他企事业单位)34个,D类(包括村居、物业小区、沿街商铺等)29个,最小应急单元在册力量共230多人,今年以来累计发动群防共治力量5.3万人次、日均200人次打卡上岗投入社会面治安防控工作,平均上岗报备率达99.87%,排名全区前茅。
为进一步提升最小应急单元战斗力,景泰街聚焦实战应用,全面落实定期全覆盖拉动测试计划,完善指引、规范用语、统一标准、突出重点、线上记录,形成分级拉动、实地抽查、定期通报、整改反馈全闭环测试模块,进一步强化群防共治、联防联控,并建立以校园、医院、景区为重点的每日抽查机制,在特殊防护期间针对性地加强拉动测试,实现突发事件处置“1分钟自救、3分钟互救、5分钟增援到位”的工作目标,推动突发治安事件高效处置。2023年,累计开展最小应急单元拉动测试1344次,对辖内学校和医院开展最小应急单元安全检查264间次,完成隐患整改15次,整改率达100%,有效守护社区群众安全。
提升技防水平,凝聚防控合力
景泰街不断整合辖区内治安联防队员、安保队员、党员志愿者等各类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群防共治,凝聚防控合力;不断加强装备配备,按照“八统一”要求,统一装备完善配置,购买马甲、袖章和帽子等标识,以及哨子、长棍、防护盾牌、安全钢叉、对讲机等标准化、专业化装备,对讲机配备率100%;依托白云区“立码报”平台和最小应急单元专属对讲机,实行每日扫码上岗报备管理,月均扫码报备率均在99%以上,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作效能日益凸显。
强化协同联动,快速响应处置
景泰街坚持以实战化为导向,突出应急演练,培育“处突尖兵”,主要通过不定期开展模拟应急演练和拉动测试,确保关键时刻“拉得出、响应快、处置好”;突出科技赋能,做强“指挥中枢”,将最小应急单元纳入综治中心指挥调度体系,通过最小应急单元“立码报”小程序,清晰掌握最小应急单元上岗报备情况,由视频汇聚平台对讲机实时调度最小应急单元前往支援,力争第一时间发现苗头隐患、第一时间控制风险、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
下一步,景泰街将持续推进最小应急单元培优联建,进一步培育具有景泰特色的“广州街坊”品牌队伍,切实提升各最小应急单元自我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为全区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白云作出景泰贡献。
来源:景泰街、白云政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