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一不小心拍到了课本封面#
话题刷屏网络
当全国各地的美景遇上课本封面
适配度满分
如果用石龙的风景人文作为课本封面
会是什么样的呢?
一起来看看吧!
石龙俯瞰图
石龙是
国际宜居城镇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国家信息化试点镇
是清末民初广东四大名镇之一
更是著名的“举重之乡”
入选全市首批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
和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全市“三江六岸”片区统筹发展
成为“一网统管”试点镇
和“东莞记忆”项目建设镇
一幅“精致石龙、魅力名镇”的画卷
正徐徐展开
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石龙镇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
是东莞现存最完整的岭南特色骑楼群建筑
是一条有着百年历史的商业街
东莞第一家邮局、第一家电话局、第一间银行
都在此相继开办
沿街而建的楼房皆为骑楼式建筑
两侧骑楼内排列着500多间大大小小的商铺
街区在空间格局、历史功能和街巷名称上
都具有鲜明特色
红漆描花传统木屐店
石龙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非遗瑰宝频频“出圈”
目前拥有10项市级以上非遗代表性项目
总量位居全市第二
非遗代表性项目红漆描花传统木屐
登上新华社
还吸引外国友人前来体验“打卡”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强势“刷屏”
仙溪福地欧公文化景区
仙溪福地欧公文化景区
涵盖“仙溪福地”牌坊
欧仙院、接龙桥、八角亭等名迹胜景
漫步其中
不仅能一阅东莞市第六批
非遗“民间文学”项目的“欧仙公传说”
还能穿行于绿树成荫的小道上
享受惬意时光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
广九铁路始建于1907年
开创了莞邑铁路及粤铁路建桥史之先河
见证中国社会变迁
筑起与世界的贸易轨道
成为港深莞穗四地人民的连心之路
更见证了石龙的沧桑巨变
完成历史使命的
广九铁路石龙南桥已经停用
其巍峨身影却不曾随旧时光流逝而褪色
炮仗花
春日风光好、赏花正当时
每到春天
石龙就会被五颜六色的花海包围
姿态各异的春花绚烂绽放
呈现出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象
在“滤镜”般的风景里行走
不经意抬头间
就能邂逅一路的诗意浪漫
钟表店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在石龙老城区的街头巷尾
藏着许多充满年代感、颇受欢迎的修理铺
他们看似平平无奇,却个个“身怀绝技”
那群擅长“小修小补”的老手艺人
或因热爱,或为传承,或因生计
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
守护着龙城的“人情味”与“烟火气”
石龙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石龙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作为东莞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之一
——松山湖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的联动拓展区
不仅是石龙镇全力建设的“一号工程”
更享受市镇两套政策红利的“聚变效应”
奋力打造好石龙生物医药产业生态
助力石龙高质量发展
石龙泗洲灯笼仔
“石龙泗洲灯笼仔制作技艺”
于2007年入选东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是莞式中秋佳节不可或缺的单品
承载了不少石龙人中秋佳节的美好回忆
更曾凭借独特的魅力登上央视新闻
用实力演绎“非遗活力”
石龙中山公园
石龙中山公园内古树成荫,绿水环绕
到处都洋溢着温暖和谐的气氛
各类建筑错落有致
营造出“多方景胜,咫尺山林”的景致
各色文艺活动也在此“落地开花”
用文化涵养城市,用艺术提升城市品味
让市民乐享“多彩”生活
这里已然成为石龙的一张靓丽名片
中国举重博物馆(筹)
中国举重博物馆(筹)
是东莞“文化强市”十大文体设施之一
也是石龙镇老城活化工作的龙头项目
该馆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
国家级举重项目专题博物馆
是石龙镇“举重之乡”的新名片
更是展现东莞文化、东莞精神、东莞力量
的重要文化新地标
当石龙的美景遇上课本封面
中式美学适配度满分
熟悉的画面瞬间灵动了起来
仿佛每一幅画面
都能从书本中跃然而出
龙城处处皆好景
哪一幕戳中了你的心?
资料来源:印象石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