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创超微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手术(SMP)刷新对泌尿系结石手术的认知;被誉为泌尿外科的“黄埔军校”,我国多数腔内泌尿外科医生都曾来此学习;机器人辅助手术排名广东省前三位;撰写5部国际指南和2部国际共识;在英国伦敦成功举办了第12届国际尿石症联盟……
成立一年多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广医一院”)泌尿医学中心在临床医疗、科研和人才培养等领域交出了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
广医一院表示,成立符合医学专科化发展的趋势,作为泌尿外科的国家队,将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推动前沿技术和治疗方法的研发,全面提升学科的高质量发展能力,争取早日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领先”的泌尿医学中心。
疑难患者就医“最后一站”
2022年6月15日,泌尿医学中心正式挂牌成立,著名泌尿外科专家吴开俊教授和李逊教授担任中心顾问,广医一院院长黄锦坤教授和副院长曾国华担任中心主任。该中心依托广医一院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东省和广州市重点专科泌尿外科,目前已形成以泌尿系结石为龙头,涵盖泌尿肿瘤、尿路修复重建、女性盆底、前列腺与尿控、男科、重症医学、肾上腺等七大亚专科的学科体系,特色突出,专科齐全。
对于泌尿医学中心建设,广医一院给出了解释——这是应对医学发展专科化作出的调整。一方面,对于多数老百姓来说,他们不容易找到适合医生看病,中心的成立可以让患者有机会享受多学科专家的诊疗服务,得到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另一方面,亚专科设立让医生在某一领域拥有较强的能力,提升对某一种专病的诊疗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支撑中心运转的是亚专科体系的建立。早在2016年,曾国华就牵头成立了泌尿亚专科,“第一步做的是统一思想,刚开始医生都不服,自己明明能做的手术,为何不让做”,过程是曲折的,但只要认准了一件事,曾国华就不会更改,他用7年的时间证明了亚专科的设立不仅让医生有了更多手术量的积累,更容易在某一精细领域做到了极致,而且还能增强医生的价值感与获得感。
随着分级诊疗推进,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做好肾结石等手术。广医一院表示,作为国内先进的医学中心,要主动啃下“硬骨头”,处理疑难手术的数量,如复杂性泌尿系结石、泌尿系肿瘤和尿道重建修等复杂手术,让这里成为疑难患者就医的“最后一站”。
日间手术成“金字招牌”
52岁患者的刘增(化名)想象不到,这家以呼吸疾病诊疗著称的医院在泌尿科微创治疗方面竟有如此强的实力,得了肾结石的他,竟然“当天入院,当天出院”。如今,日间手术已成为泌尿医学中心的一块“金字招牌”。一年来,日间手术量达到1690例。
日间手术有诸多益处,既可以提升患者就医感受,缓解长期存在的“住院难、就医难”问题;又可以节约经费,包括医保资金、患者的住院费用以及非医疗费用(误工费、交通费等)。
“安全性和有效性。”曾国华从医生和患者双方角度,解开了日间手术数量倍增的“密码”。一方面,医院加强对日间手术患者的评估工作,实现个体化诊疗;另一方面,日间手术医生需要有丰富手术经验,才能充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建立一套随访系统同样重要。广医一院安排医生24小时值班,若有患者出现问题,可由值班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重新回到医院接受进一步诊疗。这些举措,让选择做日间手术的患者吃下一颗“定心丸”,也提升了中心运转效率。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日间医疗服务应逐步拓展,而不是快速冒进,‘患者安全’四个字永远排在效率之前。”曾国华说。
高素质人才掀起“创新浪潮”
千百年来,在与疾病搏斗的历史上,医生是当之无愧的主角。如今,机器人来了。它们通过“人工智能”加持,依靠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技术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能进入医疗界,成为了中心泌尿外科医生的好帮手。
自2020年4月广医一院泌尿外科开展机器人手术以来,该科单机手术量居全省领先水平,并在国内率先开展单孔机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术和机器人全腹腔镜全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手术。值得一提的是,机器人全盆底重建手术例数居全国前列,能一次手术同时解决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尿路修复重建亚专业已常规开展机器人腹腔镜辅助下修复输尿管狭窄的高难度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只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对于高水平医院如何发力科研工作,曾国华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做科研主要是为了解决临床问题,指导临床,而不是为获奖或者发论文。” 所以,在泌尿医学中心,每一位专家都需要根据临床发现的新问题,联合基础研究专家,找寻解法,临床跟基础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现在,泌尿医学中心确定了三个重要研究方向,即泌尿系结石、泌尿外科内窥镜研发以及前列腺疾病,这些方向既紧密结合泌尿医学领域的前沿问题,又能满足患者需求,不断提升临床科研水平,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科技创新成为中心未来发展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加强人才培养尤为重要。下一阶段,广医一院泌尿医学中心将积极引进和培养高层次的医学人才,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医学人才培训中心,在泌尿医学领域继续发挥国家队的引领作用,不断迈向学科发展的新高峰。
加强与国际顶尖专家合作
“泌尿系结石是全球性疾病,每年都有新技术、新理念诞生,但要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必须让更多医生有机会接受系统性培训!”去年6月28日,在广医一院,世界知名泌尿外科专家、欧洲泌尿外科学会结石学分会前主席科马尔教授说。
鲜有人知道,广医一院是微创技术的起源单位。20世纪80年代,医院泌尿外科专家吴开俊教授学成归国,带领泌尿外科团队举办了全国第一次“腔内泌尿外科学习班”,并完成了我国第一例经皮肾镜取石术,由此将经皮肾镜技术引入中国。这一举措奠定了医学中心发展的国际化底色。
2023年,泌尿医学中心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尿石症联盟培训班,吸引了30多个国家60位国外医生前来本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作为国际尿石症联盟主席兼秘书长、本次培训的东道主,曾国华还进行了理论授课和现场实操。
“课程很棒,有专业领域的研究新进展,也设置了实践环节,对我们是不错的锻炼机会。”来自中国台湾的泌尿外科医生陈致豪兴奋地表示,有同事曾到广医一院培训一个月,技术提升明显,看到课程信息,他也赶紧报名。
来自索马里的马哈达·侯赛因说着一口流利的中文,他曾在大连留学,此次培训是毕业归国前最后一趟学习之旅,“以前就接触过曾教授,感觉他很厉害,这里的设备也很好,希望能够学习到更多的技术和知识。”
来自土耳其的罗杰则称赞培训班大咖云集,师资力量雄厚,他对经皮肾镜技术的新进展、超声引导穿刺等印象深刻,“尤其是超微通道经皮肾镜技术(SMP),能够给患者带来实在的帮助。”
来自意大利的弗朗西斯科,原计划2020年3月来广医一院学习,因故被迫取消,这次他终于梦想成真,非常高兴,他感叹,“我去过很多欧美结石中心学习和培训,这里结石患者非常复杂,但是目前中国医生已经达到顶级水平,我将推荐朋友到这里培训和学习”。
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2023年10月,曾国华在英国伦敦成功举办了第12届年会,还前往新加坡、巴西、埃及等地进行手术演示。他说,“近年来,中国专家在尿石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不仅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还致力于研究创新与技术改进,相关成果受到国际瞩目,本次培训班的举办及国际尿石联盟的壮大,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在全球医学舞台的崛起。”下一阶段,国际尿石联盟和广医一院泌尿外科将抓住机会,拓展与国际顶尖专家的合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进步,也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将所学所得与世界分享,并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为推动全球医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撰文】黄锦辉 龙萍 韩文青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