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全国两会是世界观察中国的重要窗口?

南方评论
+订阅

文 | 丁戈隆东

一年一度的中国两会正式拉开大幕,世界目光再次聚焦北京。

全国两会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世界观察中国、读懂中国的重要窗口。

(一)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局不是一时之事、一域一国之变,而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世界经济脆弱性更加突出,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全球治理严重缺失,粮食和能源等多重危机叠加。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人类向何处去”的未来之问从未如此迫切。

动荡的世界,急需稳定人心的力量;变革的时代,呼唤胸怀天下的担当。

国际社会瞩目中国两会,期待中国的经济韧性和高水平对外开放继续为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多机遇,期待中国的全过程人民民主为探索民主制度的国家带来更多经验,期待中国的大国责任担当为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注入更多稳定性和确定性。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二)

2023年,中国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经济实现回升向好。

纵向看,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同比增长5.2%,主要经济指标比2022年有明显改善。按照可比价格计算,去年中国经济增量超过6万亿元,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总量。

横向看,中国经济增速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望超过30%,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放眼全球仍然是“风景这边独好”。

经济话题历来是全国两会的焦点,许多代表委员的意见建议正是围绕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现代化产业体系而展开,非常具有针对性。

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不确定因素增多的大背景下,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两会,也希望从中看到中国经济如何进一步巩固回升向好基础,给世界带来更多利好。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丁海涛 摄

(三)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只有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主人翁精神,汇聚起齐心协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每年全国两会,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代表委员就国计民生“大事”和衣食住行“细节”深度交流、广泛协商、凝聚共识,处处可见思想碰撞的火花、智慧交融的旋律,民主与民生紧密相连,“百姓盼的”与“党和政府干的”同频共振,有力展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成色与特色。

中国两会的成功实践向世界充分证明,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实现了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接民主和间接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相统一,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张领 摄

(四)

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史性交汇,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深刻变化。

中国对世界的影响,从未像今天这样全面、深刻、长远;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也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聚焦。

当今世界面临严峻挑战,国际社会关注中国的主张,期待中国两会传递出更多有利于全球发展与稳定的信息,希望看到中国继续在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美国大选是美国内政,我们对此不持立场。不论谁当选,我们都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朝着稳定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方针,就是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突出体现亲诚惠容的理念。”

……

透过中国两会窗口,国际社会可以读懂中国的和平外交政策,携手中国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3月5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新华社记者 刘续 摄

(五)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伴随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步伐,中国将更加紧密联系世界,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透过两会这扇窗口,可以观察中国的民主政治实践,感受中国强劲的发展脉动,看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编辑 李静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