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主体坐东北向西南,呈三进三开间砖木结构。正门右侧,白马乡农民协会旧址、中共电白县支部活动旧址两个牌匾熠熠生辉。步入展厅,一个个展板上展陈着白马村革命英豪抛头颅洒热血的光辉事迹。“这里逐渐成为电白区各级党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致敬革命英烈的打卡地。”笔者近日了解到,坐落在电白区麻岗镇白马村的白马乡农民协会旧址(也是中共电白县支部活动旧址)自今年1月中旬完成修缮及揭牌以来,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到此参观学习革命历史、感受红色文化、重温激情岁月、感怀时代变迁。到2月底约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场馆接待量已超3000人次,已有80多个单位组织党员干部前来参观学习。
白马村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也是大革命时期电白农民运动的先行地。公开资料显示,大革命时期,电白牺牲了13名革命先烈,其中邵贞昌、邵以梅、邵锡瑞、邵锡琉4人为白马乡白马村、仙桃园村人。
白马乡农会旧址、中共电白县支部活动旧址、邵以梅故居等三处革命旧址坐落在白马村的乐山公祠,这里也是邵氏八世祖祠。它建于1778年,至今已有246年的历史。近年来,麻岗镇充分挖掘当地红色文化资源,打造红色教育基地。2023年,麻岗镇投入资金300多万元,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对革命旧址进行了修缮布展。
“白马乡是革命历史之乡,是电白农民运动最早发起的地方,白马乡农民协会旧址由白马村革命先烈邵贞昌同志在1925年6月成立。”展厅里,身着正装的讲解员手指着展板图文,为前来参观的党员干部深情讲解。场馆展陈分为《大革命运动的发展》《电白农民运动的开展》《建立党组织,推动农民运动发展》《坚持斗争,掀起革命高潮》《不怕牺牲、前赴后继、革命到底》五个章节内容,以图文介绍、实物展示的形式,多角度再现了大革命时期白马乡发生的历史事件和革命故事,生动展现了邵贞昌、邵以梅、邵锡瑞、邵锡琉等革命烈士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为了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2023年电白区还开展了麻岗镇白马村红色革命遗址调研工作,已完成电白区17处不可移动文物公布工作,其中包括白马乡农会旧址、邵以梅故居、白马村邵氏民居、白马村地下党员联络点、龙眼井等8处红色革命遗址文物点。
此外,白马村围绕“一条环线两大特色四大主题四增强”的建设规划,邵以梅故居、大榕树“星火公园”、白马贞昌大道扩建、历史文物保护以及一系列的红色教育配套项目逐个启动,施工图正在变成实景画,一条红色游径路线正在打造。
南方+记者 邓建青
通讯员 林楷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