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高质量发展34条”出炉,今年5000万扶持实体经济(附图解)

南方+ 记者

近日,《惠州市惠阳区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4年修订版)》(以下简称《若干措施(2024年修订版)》)印发,这是对2021年发布的《惠阳区关于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的第3次修订,修订版根据惠州市新出台、修改的一些政策,结合惠阳区实际进行调整。旨在通过政策指挥棒推动实施制造业当家“一把手”工程,更高立起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柱,挺起高质量发展“产业脊梁”。

南方+记者梳理之后发现2024年修订版修订内容涉及13个项目,包括新增当年新投产当年上规纳统计的奖励、新增“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项目、新增“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新增“推动绿色制造发展”项目等,从中能明显看出惠阳鼓励发展的导向趋势。修订后政策涵盖13类34条,组成了新版惠阳“高质量发展34条”,比2022年9月修订版中的7方面20条政策更加具体详细,同时附上了详细的分工情况表。

根据《若干措施(2024年修订版)》,惠阳将在降低企业建设成本、推动工业企业上规模、支持工业项目投产纳统、支持企业实施技术改造、支持骨干企业提能增量、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绿色制造发展、支持产业人才发展、推动商贸企业发展壮大、促进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鼓励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标准化战略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等方面,给予相应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从落户、建设、培育、壮大真金白银全流程扶持企业发展。据惠阳区工信局透露,《若干措施》将不断结合区域发展实际情况适时修订,今年惠阳计划拿出5000万财政资金全方位力撑实体经济。

建厂、租厂补贴最高达100万元

新型储能企业还有额外增加奖励

根据“高质量发展34条”,惠阳着力降低企业建设成本。对符合惠阳区产业发展导向、累计完成固定资金投资纳统1亿元以上且总建筑容积率不低于2.5的工业项目,新建4层以上带工业电梯的厂房,超出4层部分按建筑面积40元/平方米给予区财政资金奖补,单个项目累计奖补不超过100万元。

对于通过租赁工业厂房开展生产经营,上年度工业产值5000万元(含)以上,且增长率超过50%的工业企业租用的用于生产的厂房,按照5元/月/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区财政租金补贴,单个企业每年不超过10万元;上年度工业产值1亿元(含)以上,且增长率超过30%的工业企业租用的用于生产的厂房,按照5元/月/平方米的标准给予区财政租金补贴,单个企业每年不超过30万元。

其中,新型储能企业,租金补贴上限由单个企业每年不超过10万元提高至不超过20万元,每年不超过30万元提高至不超过50万元。

此外,新型储能企业(含新型储能制造业及其配套生产性服务业)自2023年起新购置设备达到2000万元(含)以上且无获得省、市、区级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的项目,按新设备购置额0.5%给予区财政奖励,单个项目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另外,新型储能企业扩产、新型储能电站项目建设以及新型储能示范项目建设均有相应的奖励和补贴。

支持企业壮大、升级改造

投产、上规、扩产、转型、上市均有奖励

34条政策中涵盖了投产、上规、扩产、转型升级等企业成长全流程。

根据《若干措施(2024年修订版)》,对当年新投产当年上规纳统的工业企业,在市、区累计奖励10万元的基础上,区里再增加奖励10万元。随着工业总产值的增加,奖励也不断升级,工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含)以上的,在市、区财政累计叠加奖励100万元的基础上,区财政增加奖励100万元。

对上一年度首次“新升规”的工业企业(不含当年新投产企业),累计共奖励20万元。

除了生产企业外,工业平台、工业厂房业主单位也有招商奖励。对2022年引进工业项目入驻且入驻项目2023年投产上规纳统的,每上规纳统1家企业,区财政给予工业平台企业5万元一次性奖励;对2023年引进工业项目入驻且入驻项目当年投产当年上规纳统的,每上规纳统1家企业,市、区财政累计给予工业平台企业10万元一次性奖励。工业厂房业主单位也享有同金额的奖励措施,单个工业平台企业和工业厂房业主单位最高奖励均不超过200万元。

技改方面,推荐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省级、市级技改资金资助计划,按新设备购置额不超过20%予以奖补,省级、市级单个项目最高奖补分别不超过5000万元、100万元。完成省、市级技术改造入库公示,但未获得省、市奖补的,区财政给予单个项目最高奖补不超过50万元。

鼓励骨干企业提能增量上,对2023年工业总产值较上一年度增加1亿元(含)及以上且工业增加值率不低于本市同行业平均水平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按其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量部分给予1‰的奖励,市、区财政累计给予每家企业奖励不超过100万元;工业增加值年增长超20%(含)且增加值率不低于当年同行业水平的工业企业,年度工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0亿元(含)、50亿元(含)和100亿元(含)的,市、区财政累计分别奖励100万元;对本地企业在境内A股资本市场成功上市融资的,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在香港等境外资本市场上市融资,并将募集资金用于惠阳区投资的,区财政给予一次性150万元奖励。对首次进入广东省制造业500强前100名的企业,区财政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对新获评国家级、省级的制造业单项冠军的企业,在上级资金奖励基础上,区财政分别增加一次性奖励100万元、20万元。

政策鼓励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建设数字经济应用示范新场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企业,符合条件的在市级奖补的基础上,区财政给予50%的配套奖励。同时培育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也有对应奖励。

新增产业人才、绿色制造奖励

最高给予1000万元奖励补贴

惠阳将区委《关于加快人才集聚步伐建设新时代人才强区的实施意见》涉及产业人才的政策列进实体经济政策。新增“支持引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支持引进培养工程师人才、支持引进培养高技能人才”奖励措施。

其中提到,大力引进国家、省级、市级领军人才到惠阳工作,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补贴。对带科技成果来惠阳转化且预期项目产值和经济贡献较大的科技创新创业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奖励补贴;定期评选一批惠阳区卓越工程师和杰出工程师,区财政分别给予一次性2万元、1万元的资金扶持;定期评选一批惠阳区区管首席技师,区财政给予每人1万元资金扶持。

此外因区级节能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到期后不再单独修订政策,将修订后的政策纳入实体经济奖励政策。新增“新获评工信部认定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单个项目区财政给予一次性奖励10万元。新获评工信部认定绿色设计产品的企业,每个型号产品给予一次性奖励2万元;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门验收的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的奖励。”奖励措施。

《若干措施(2024年修订版)》还新增了“企业参与标准化工作”奖励措施,包括每主导制定(修订)1项国际标准,资助额度不超过50万元;协助制定的,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每主导制定(修订)1项国家标准,资助额度不超过30万元;协助制定的,资助额度不超过15万元。每主导制定(修订)1项行业标准,资助额度不超过15万元;协助制定的,资助额度不超过6万元等。

鼓励支持第三产业发展

商贸企业、电子商务等有对应奖励政策

根据《若干措施(2024年修订版)》,对上一年度首次“新升规”的商贸企业,在市级及以上部门制定并实施的现行政策基础上按照一定比例给予配套专项资金支持,累计共奖励6万元。对制造业企业在惠阳新设立销售公司并纳入联网直报统计的,在享受上述“新升规”奖励的基础上,区级财政增加奖励6万元。

对上一年度营业额超1000万元(含)且实现同比正增长的餐饮、住宿企业,奖励3万元;年营业额同比增长超20%(含),区财政给予奖励5万元;对上一年度销售额、零售额实现正增长的商贸企业(含分支机构)且按照规定纳入联网直报统计的,给予资金奖励。单个企业奖补资金不超过200万元。

同时政策鼓励企业(或个体工商户)加大东西部协作消费;鼓励中大型商贸企业积极承办大型促消费活动,支持金额不超过20万元;区财政对首次入驻惠阳的汽车企业给予一次性奖补1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举办大型车展的主办企业或行业协会,参加车展的汽车销售企业分别给予一定补贴。

鼓励电子商务发展上,将真金白银支持电子商务应用推广、对已纳入联网直报统计的电商企业进行成长性奖励、扶持跨境电子商务载体发展、支持电子商务行业协会举办活动、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建设。

外贸方面,对纳入惠阳统计的外贸综合服务和外贸供应链企业,首次实现年度进口总额(海关纳统数)50亿元以上(含)的、100亿元以上(含)的、200亿元以上(含)的,区财政分别奖励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企业设立第二年起,年进口总额超100亿元(海关纳统数)且对比上年度增长10%以上的,区财政奖励50万元;对比上年度增长20%以上的,区财政奖励100万元。单个企业年度奖励不超过200万元。

【文图】南方+记者 蓝单 通讯员 李芬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