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定市罗镜镇是广东“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之一,也是橄榄核雕生产企业和原料主要集聚区,其立足自身独特优势,因势利导,积极打造文化品牌,在传承与创新中,形成了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电商等全产业链条,走出了一条以“核雕+”特色产业带动乡村振兴的好路子。下面让我们一起跟随记者的镜头去探秘“小核雕”蕴藏的“大乾坤”。
乌榄全身都是宝,根、果实均可食用,榄核经过雕刻可成为工艺品。榄树粗生茁壮、树冠宽大,罗定水土、气候、地形适合乌榄树生长,所产乌榄核厚质优、质地致密,是核雕制作的上乘之选,其中罗镜镇横桥村,以乌榄树种植历史悠、山多地少等原因,乌榄树种植在当地尤为出名。
走进横桥村,山地随处可见错落有致的乌榄树苗,或用竹竿篱笆围起来的乌榄树。据悉,经选取优质乌榄树苗品种,通过种植嫁接苗后,其乌榄核作为工艺榄雕刻,产品市场需求量大。横桥村村民庞天龙是当地小有名气的“嫁接专家”,有村民请教嫁接技术,他会毫无保留地传教。“从我爷爷那代开始就种植乌榄树,至今我自家种有几十亩乌榄树,看到带动一批又一批村民就业、增收,又可以传承老一辈的手艺,自家门口就有稳定收入,感到很满足、很幸福。”村民庞天龙说。
山上春风春雨正当时,村民们正抢抓农时,移栽乌榄树苗。大家分工有序,一派忙碌的春耕场面。据统计,横桥村种植乌榄树面积达800亩以上,约24000棵。其中5年以上树龄约8500棵,年产值约500万元以上,受益村民达350户,个别村民年收益达50余万元。“我们村世世代代都种植乌榄,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乌榄树,以前很多家庭都开有乌榄初加工家庭作坊。目前,随着我们村乌榄产业越做越大,大部分村民都到核雕公司工作,核雕公司经常联系我们村委,帮助他们招聘村民种植、管护,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罗镜镇横桥村委干部卢海梅说。
核雕工艺秉承了岭南文化的风格特征,造型秀丽、雅致,线条流畅、动静结合、细腻精微,有较高收藏价值和升值空间。核雕加工厂内,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熟练地操作数控雕刻机雕刻榄核工艺品。经过十多分钟,一个精美的核雕工艺品雏形便呈现于眼前,进而继续进行打磨、抛光、打孔、串珠等一系列工序,普通的榄核变成精致美观的手工艺品,令人爱不释手。横桥村村民梁伟杰是当地依靠乌榄产业增收致富的群众之一。他扎根横桥,长大有所成后,尽己所能,接力且接好横桥村乌榄产业接力棒,以“数控+精修”的模式赋能传统手工艺,把培育、种植、加工、销售、电商等环节掌握在手,让村民共享乌榄产业链收益。“我在横桥长大,自小对乌榄有一种特别的感情。长大后到河北、苏州等地学习核雕工艺,然后回到家乡成立公司,自2017年成立公司以来,一直聘请、带领我们村、镇的群众,对乌榄进行嫁接、种植、加工、销售,合力把我们的核雕产业,做大做强。”杰锋核雕负责人梁伟杰表示。
近年来,罗镜镇在巩固发展罗镜丝苗米、镜菜、果蔬等传统特色农业产业的基础上,因势利导,以做大做强核雕产业为抓手,以特色产业发展带动乡村振兴,推动核雕产业“一产接二连三”,核雕产业发展迅猛。目前,罗镜镇已种植乌榄5000多亩6万多棵,榄核年产量达450多吨,共有榄核数控雕刻企业(作坊)45家,带动近3000人就近就业,形成育苗、种植、加工、销售、电商等全产业链条,核雕产业产值超过2亿元,已成为全国橄榄核雕原料、产品的集散地。“下一步,我们将通过建设核雕产业园,继续举办核雕文化节、核雕创作比赛等举措,把罗镜打造成为区域性的榄雕原材料集散中心,积极推动核雕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努力把核雕产业打造成为有特色、有效益、有规模的新兴支柱产业,为罗镜镇镇域经济发展作出‘硬核’贡献。”罗镜镇党委委员张贤说。
如今,罗镜镇正围绕云浮市委赋予罗镜文旅名镇、罗定市委赋予罗镜县域副中心目标定位,利用好现有产业优势和土地、人力资源等方面资源优势,合理布局核雕企业,创新核雕企业发展模式,延长核雕上下游产业链条,通过成立核雕行业协会不断串点连线成片,不断发展壮大镇内核雕产业规模,引领全镇特色产业发展。核雕不仅成了罗镜镇的金漆招牌,也成了百姓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