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部:组建后两个“首次”贡献给信访

南方周末
+订阅

南方周末记者 陈怡帆

责任编辑 | 钱炜

2022年11月24日,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信访工作人员接待群众来访,化解矛盾纠纷。(人民视觉/图)

2022年11月24日,安徽省淮南市八公山区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信访工作人员接待群众来访,化解矛盾纠纷。(人民视觉/图)

2024年2月22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召开会议,宣布全国所有省份均已组建党委社会工作部门并开始履职。

根据2023年3月的机构改革方案,新设立的中央社会工作部,作为党中央职能部门,统一领导国家信访局。同时,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此外,统筹基层和社会领域党建、指导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等相关职责均划入中央社会工作部。

过去一年,“四级”社会工作部的组建在提速中。从中央到地方,统筹信访是社会工作部绕不开的工作重点。

18名省级部长信息披露

机构改革方案颁布近四个月后,中央社会工作部及其首任部长的首次公开亮相是在信访工作上。

据《法治日报》报道,2023年7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主持省部级干部信访工作专题研讨班结业式。

此前,国务院先后免去柳拯民政部副部长职务、赵世堂国资委副主任职务、李文章国务院副秘书长职务,三人随后均转任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其中,李文章同时担任国家信访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次机构改革中,国家信访局由国务院办公厅管理的国家局调整为国务院直属机构。

中央社会工作部成立后,两个“首次”贡献给信访。

2023年7月21日,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信访局与浙江省委在浦江县召开总结推广“浦江经验”深入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经验交流会。这是中央社会工作部组建以来首次召开全国性会议。5日后,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中央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国家信访局局长李文章,副部长赵世堂、柳拯一同到国家信访局考察调研。这也是中央社会工作部领导班子亮相后首次集体调研信访工作。同时,上述消息中也透露,中央社会工作部有关厅局已经设立。

多地省级党委社会工作部组建后,信访部门也是开展调研工作的第一站。

2024年1月8日,首位省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公开亮相。据“内蒙古信访”官方公众号,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吴志强一行到自治区信访局调研。2月8日,山西省委社会工作部正式官宣组建,并已开展工作。就在官宣前两日,山西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张韬到省信访接待大厅调研。

虽然全国所有省份均已组建省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门,但据南方周末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只有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山西、河南、广东、广西、四川、内蒙古、云南等省、市、自治区的18位省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获官方披露。

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大部分省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同时担任当地省委“两新”工委(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书记,并由正厅级干部出任该职。

四川则是例外。2024年1月11日,四川省信访工作联席会议全体会议上,四川省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靳磊出席会议并讲话。靳磊是目前全国首位由省级党委常委兼任的省级党委社会工作部部长,属于高配。

省级以下的社会工作部门也已陆续开始组建。1月30日,鄂尔多斯市委社会工作部就已挂牌成立。次日,阿拉善盟召开盟委社会工作部领导干部会议,宣布阿拉善盟委社会工作部领导班子任职决定。2月20日下午,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召开全县机构改革动员部署会,会上对新组建的县委社会工作部进行授牌。

指导“大社会工作”

除统筹指导信访工作外,中央社会工作部还划入了民政部的指导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拟订社会工作政策等职责,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

实际上,自 2003 年起,上海市、北京市、广东省等地先后设立社会工作委员会。其职能主要包括统筹协调社会建设整体工作,研究制定社会建设总体规划和政策法规,研究推动社会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指导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和社区党建,指导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队伍建设等,为组建中央社工部提供了地方探索经验。

将信访治理与社会工作统筹在一起,在学界看来,这是打破此前信访只负责信访,民政只负责民生的状态。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蒋敏娟在《组建中央社会工作部与社会治理现代化》中分析到,在此次机构改革前,我国的社会工作相关职责分散在不同党政部门,缺乏集中统一领导和高效统筹协调,社会工作力量没有得到有效整合,难以形成合力并发挥有力作用。

蒋敏娟认为,通过职能结构的调整实现对公权力的重新优化组合,完成权力与责任的重构,将原来需要在多个部门之间流转的事务集中到一个部门,可以大大提高决策和办事的效率。

不过,中共中央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张克也撰文提醒,由于基层治理事务繁多、情况复杂,党政机构职责交叉重叠问题仍较为突出,例如政法委负责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民政部门负责社会组织管理和公益慈善管理,在基层治理实际运行过程中,容易与社会工作部门产生多头管理、职责不清、权责脱节等问题,因此社会工作部门组建后仍需进一步厘清与相关部门的职责关系。

 在最新一轮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有的民政干部认为,转隶后民政领域就没有社会工作或与社会工作无关。

但在民政部2023年11月公布的最新“三定”方案中,在内设机构上,保留了社会组织管理局(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局),其职能为拟订社会团体、基金会、社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登记和监督管理办法等。

相较于2019年民政部“三定”方案,新一版“三定”方案中,以往的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不见身影。

与此同时,2023年9月10日,中央社会工作部筹备一局陈越良牵头负责人、业务处杜炜处长一行到贵阳市花溪区阳光街道学士社区、青岩镇龙井村开展实地调研。而公开信息显示,陈越良曾任民政部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司长。

一位接近民政部的人士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司已经划入了中央社会工作部,“人也跟着调过去了”。

对于社会工作部成立后的民政工作与社会工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王思斌曾发文解释称,中央社会工作部的职能是统筹和指导社会领域的、以党建为基础的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工作,属于“大社会工作”。党的社会工作系统的基本职能是统筹和指导,而具体社会领域的社会治理和与之相关的社会服务工作要由政府部门与群团组织去承担,“这就是党的社会工作与政府的社会工作职能的一个区别”。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校对 星歌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