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出圈”!且看肇庆怀集如何闯出新路→

肇庆发布
+订阅

转型升级,推动产业项目落地建设;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

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

深入推进肇庆(怀集)“粤桂睦邻廊道”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活力涌动在怀集大地上,

跳跃起高质量发展的精彩律动。

当前,怀集县正锚定

“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

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和

建强肇庆市域副中心”目标任务,

统筹好县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努力在高质量发展上

闯出怀集新路、展现怀集担当。

△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工业产业园。资料图片

突出转型升级

县域经济发展企稳向好

县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主战场之一,

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2月19日,怀集县举行肇庆市2024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集中签约、动工仪式(怀集分会场)暨中能华亿硅产业加工项目动工仪式,纵深推进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为怀集县打造一个硅产业园区,以产业为龙头持续壮大县域经济实力。

△图源 怀集发布

去年以来,

怀集县依托招商引资

和增资扩产双轮驱动,

充分发挥招商“一把手”领头制、

“党政协同大招商”等机制作用,

聚焦产业强链补链延链开展精准招商,

新引进德斯莱斯智能门窗制造等

21个项目,计划投资额42.44亿元。

去年,怀集县完成制造业年度建设实际投资额32.35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129.4%。新增高士高科、名基家居、威林精密等6家规上企业入库,登月气门公司成功通过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认定。

怀集县以“一园区一基地”为载体,

加快广佛肇(怀集)经济合作区

“七通一平”标准化建设,

2023年已完成园区土方平整815亩,

形成熟地520.25亩,

园区道路、水电、生活配套等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完善,

现有入园企业191个,其中投产项目122个。

△广东高士高科实业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怀集县委宣传部供图

在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

(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方面,

怀集稳步推进13个配套项目建设,

深农集团冷链集配中心、

颐丰怀集生猪屠宰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

绿色农副产品交易博览中心、

检验检测中心、冷链物流仓储中心等

建成投入使用。

其中,绿色农副产品交易博览中心

每日交易量达1200吨,集散功能初显。

△图源 怀集发布

目前,怀集已建成蔬菜类供港备案基地4个、

蔬菜类省“菜篮子”4个、

全国名特优新蔬菜产品3个,

印发实施

《怀集县打造“岭南蔬菜之乡”工作方案》。

怀集规划用三年时间,至2025年底,

扩种蔬菜种植面积达32万亩,

建成怀集蔬菜产业体系、

生产体系、经营体系,

实现蔬菜产业的全产业链发展。

△2023年7月28日,中国蔬菜流通协会授予怀集县“岭南蔬菜之乡”荣誉称号,华南农业大学乡村振兴研究院肇庆分院、岭南蔬菜之乡研究院同时挂牌运营。中国日报 张天元 摄

此外,

怀集县依托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

自然生态、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

全力深化全域旅游发展,

倾力打造宜游绿美新形象,

努力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

目前,已制定《怀集县加快创建广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大力推动旅游振兴,积极推进华辰玫瑰园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工作,塔山森林公园、牛仙谷、宿安红色村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蓝钟岳山旅游度假区、凤岗温泉、六祖禅院等重大旅游项目加快推进建设中。

坚持以点带面

乡镇串联功能持续增强

乡镇

是“上联城市、下接农村”的关键节点,

也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

怀集县根据各乡镇资源禀赋、

区位优势等条件,因地制宜,

宜工则工、宜农则农、

宜商则商、宜游则游,

走独具特色的强镇之路,

以小切口撬动大发展。

△冷坑镇双禄垌蔬菜基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成效显著。怀集县委宣传部 供图

据悉,

怀集县将全县19个乡镇(街道)

分类为城区镇2个、中心镇2个、

专业镇7个、特色镇7个、普通镇1个。

以下帅乡、蓝钟镇、桥头镇、

冷坑镇为破局点,推动各乡镇(街道)

走出独具自身特色的强镇之路。

一方面

     怀集努力将下帅乡打造成为全省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样板,全力创建美丽圩镇建设省级示范点,打造“一河两岸”农文旅景观带,持续做好“牛(黄牛)、茶(单丛茶)、酒(壮瑶红酒)”三字文章发展乡村特色产业。

△去年,下帅乡荣获“第十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是广东唯一一个入选的民族乡。梁恒志 摄

另一方面

     怀集重点推动蓝钟镇建强省典型镇,深挖深化“岳山造林”故事,结合红色教育用好用活三岳自然保护区科普·研学基地,以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红锥古树公园为依托,带动宣传岳山茶、岳山旅游,树立蓝钟森林小镇形象。

△图源 怀集发布

同时,

怀集大力推动桥头镇建好市典型镇。

编制《怀集县桥头镇全域旅游总体规划》,

重点打造环燕岩马拉松生态步道,

将沿线红色文化、古驿道文化、

金燕文化产业和农业示范基地“串珠成链”,

打响擦亮“六月六金燕文化旅游节”品牌。

△图源 怀集发布

此外,

怀集着力将冷坑镇打造成为

县域副中心、发展成为小城市,

扶持做强蔬菜、花生、

肉牛、稻虾等特色产业,

围绕禅宗文化促进

“农业+文化+旅游”深度融合,

努力创建圩镇面积达3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超4万人的综合实力强镇。

△目前,全镇蔬菜种植面积近2万亩,日产蔬菜约80吨,已引进全发等现代农业企业8家,涵盖农、林、牧、渔等多个领域。图源 怀集发布

紧扣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基础打牢打实

小切口也有大思谋,

一子落带动满盘活。

怀集县把不断提升群众的

获得感、幸福感,

作为“百千万工程”和

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怀集县蓝钟镇。廖文奕 摄

走进蓝钟镇古城村,红锥古树公园下,

一张石桌、四张石椅便是村民闲聊之处。

如今的古城村,处处皆是美景,

人人安居乐业。

“变化真的很大,每年都不同样。”从佛山顺德回老家的外嫁女莫女士对家乡的变化赞不绝口。

如今村中还新建了一座漫水桥,

方便更多游客来红锥古树公园

和岳山林场游玩。

△夕阳下的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肇庆市融媒体中心通讯员 李世昌 摄

据悉,怀集县将301个村(居)分成

集聚提升类村庄101个、

城郊融合类村庄47个、

特色保护类村庄38个、

一般发展类村庄115个。

△肇庆市怀集县蓝钟镇。梁亮 摄

怀集在培育壮大蔬菜、

水果、畜禽、水产、茶叶等

特色农业产业方面颇有经验。

去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82.8亿元,

同比增长5.2%。

洪业、甘氏等2个生产基地

成功入选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

获批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

诗洞镇获批成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坳仔镇荣获“中国茶秆竹之乡”称号。

△图源 怀集发布

在粮食方面,

怀集高水平打造大湾区“米袋子”

“菜篮子”“肉案子”,

确保全年水稻产量26.8万吨以上,

蔬菜产量70万吨、增长2%,

生猪出栏量达110万头、增长6.64%。

△图源 怀集发布

此外,

怀集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

全域开展“五美”专项行动,

全县共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051个,

农污设施正常运行率达96%,

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普及率达99.99%。

△怀集县桥头镇的田园风光。蔡铮龙 摄

除了人居环境整治,

怀集还不忘大力实施

村庄基础设施提升工程。

全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提档升级,

高位推动农村供水“三同五化”提质升级工程。

目前,已完成通建制村道路

“单改双”建设77.18公里、

美丽农村路建设50公里,

新增农村供水规模化人口8.27万人。

△图源 怀集发布

同时,怀集将深入推进肇庆(怀集)

“粤桂睦邻廊道”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重点打造岗坪-马宁-蓝钟精品段建设。

该示范带起于岗坪东高速出入口,终于蓝钟镇岳山林场,全长30公里,包括沿线风貌提升、节点打造、新农村建设、美丽圩镇建设、道路提升改造等。

△如今岳山林场。廖文奕 摄

为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怀集进一步加快推进示范带二期、三期建设,

重点推进“岭南蔬菜之乡”

产业展示长廊11公里建设,

建成“岭南蔬菜之乡”产业展示窗口,

打造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科普·研学基地精品线路,

将肇庆(怀集)“粤桂睦邻廊道”

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成市示范带样板标杆。

来 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蒙莹莹 董俊豪) 怀集发布

编 辑:李雪妍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