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用咖啡“圈粉”,江门怎么玩出花样?

南方+ 记者

“天气还比较冷,没想到江门市民这么热情,活动第一天就排起长龙。”最近,第二届中国侨都(江门)咖啡文化周举行,&U Coffee主理人陈遨洋的体会,是不少参加博览嘉年华摊主的共同感受。

根据移动数据监测,博览嘉年华吸引客流量达38.5万人次。其中,市外游客超过9万人次,来自北京、上海、香港、澳门、广州、深圳等全国40多座城市。同时,活动合计卖出咖啡饮品超18万杯,带动周边商业、酒店、餐饮等人流增长50%以上。

这份成绩单多个核心数据,对比去年首届有了大幅甚至翻一番的增长。这背后,与江门串“豆”成链,以咖啡产业带动咖啡消费、文化品牌,有密切联系。

与全国其他城市的咖啡节不同,江门咖啡文化周有三个特别之处。

够早,引领行业

纵观全国各地的咖啡节,举办时间大多选在夏秋季节,金九银十更是旺季。

例如,去年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城国际咖啡文化节在10月18日至22日举行;深圳湾咖啡文化周在10月21日至10月24日举行。福州城市咖啡节横跨两个周末,从7月15到7月23日,是暑假的黄金时间。

这些咖啡节对于时间的考量主要出于天气和人流。咖啡节一般都在户外进行,如果冬天气温寒冷,人们出门的意愿较弱,人流和人气可能会大打折扣。另外,咖啡的目标客户以年轻群体为主,暑假、中秋、国庆等时间都是这个群体的消费旺季。

而争当2024年华南地区首场大型的咖啡文化交流活动,江门的出发点别出心裁。

据主办方介绍,选择“率先”在元宵期间举办咖啡文化周,一是因为春节假期刚过,江门咖啡市场亟须一场狂欢,来唤醒、点燃、激活开年的热情,引领行业赢得开门红。二是在新春开工之际,为行业搭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让来自不同地方的咖啡相关企业多互动、多合作、多借鉴,碰撞出全年的咖啡经营的新灵感和新思路。

“我们的目标是,以后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全国各地的咖啡从业人员都来侨都江门了解和挖掘行业最新的流行元素。”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每年定档元宵节前后的咖啡文化周,日后能发展成为咖啡产业创新发展的风向标,引领咖啡潮流发展。

想要达到这个目标,江门有底气。

因为店铺很多,一呼百应。

江门的咖啡产业很发达,尤其是生产端和消费端。江门市商务局数据显示,2023年江门存续咖啡相关经营主体1580户,新登记432户,增长35.5%。有此庞大的咖啡产业个体支撑,咖啡文化周的热闹已是必然。

这次博览嘉年华,江门邀请了参展品牌超过150家,包括谊达、美兹、格米莱、诚品、华盛、香记等知名企业。从品牌来源地来看,本土参展企业约100家,市外品牌超过50家,占30%以上。

也因为人人爱喝,风雨无阻。

因为侨文化深厚,江门人对喝咖啡的爱,是刻在骨子里的。《2022中国城市咖啡门店数量TOP100排名》显示,江门咖啡门店数量排名全国第21,每万人拥有咖啡店数量为3.79家,超过上海、深圳、广州等重点城市,高居全国第6位。

在咖啡文化周现场,除了潮男潮女,你随处可见满头白发的老人,以及牙牙学语的婴儿。第一次参展的陈遨洋很惊讶:“今天飘着小雨,客流都一点不少,江门人真的很爱喝咖啡。”

所以无论咖啡文化周什么时候举行,总能在江门本地掀起一波追捧热潮,而后传播到其他城市去,这是江门咖啡号召力的体现。

够潮,创意无限

左手咖啡、右手甜品,在“江门下午茶,梗系三点三”KT板前合照一张,成为打卡本届咖啡文化周的“标配”。

活动的潮,是咖啡店自带的。

近年来,江门的咖啡市场持续火热,迅速扩容,咖啡门店数量增速不断加快,竞争也逐渐进入“白热化”。除了普通的冰美式和拿铁等,消费者对特色精品咖啡的接受度也在逐渐升高。

在博览嘉年华,150+个咖啡品牌摊位人头涌动。烧猪肉咖啡、汤圆咖啡、冠军滴漏咖啡……咖啡师各出己招,“潮”式引流。

“我很想试试咖啡加烧肉是什么滋味,没想到不仅好喝,还好吃。”今年25岁的梁小姐试了入选第二批侨都特色咖啡馆的发达咖啡。店铺4年开出十余家分店,秘诀就是保持创新。首次参展,发达咖啡带来了三款独具侨乡和市井气息的咖啡,其中加了酒和烧猪肉的咖啡玉冰烧最吸引眼球。主理人介绍,酒香、肉香、咖啡香三重口味相遇,冲突又和谐。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咖啡汤圆、烧肉咖啡等融入传统生活和地域特色的新消费品类出现,满足年轻群体的咖啡消费习惯正在形成。而更多带有区域特色的咖啡新品类、新品牌涌现,将加速拉动本地消费增长,彰显消费“潮”活力。

活动的潮,也是主办方的精心设计。

穿插在展位中,多处“江门下午茶精彩之旅”打卡点吸引了不少啡友打卡。“卡法咖啡森林演奏厅”,将舞台表演融入咖啡花园,时而是大咖分享咖啡知识的讲堂,时而是乐队表演的舞台,时而是市民游客拍照的绝妙背景板,一举三得。

早在咖啡文化周开始前,江门就启动了全城参与、全民共创的“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在市民间引起热烈反响。市民在抖音、视频号等平台,分享自己最喜爱的咖啡店、公园、餐厅,人人都是城市文旅“代言人”。

乘着这股潮流,江门在咖啡文化周上又制造了新的话题。“江门下午茶,梗系三点三”朗朗上口,成为市民分享到社交媒体的文案高频词。

够劲,冠军云集

精品咖啡,品的是专业。

弥漫着咖啡香的江门,不只是咖啡爱好者的聚集地,相伴而生的咖啡师行业也正在悄然成长壮大。

本次咖啡文化周设置了很多“冠军”元素,邀请咖啡冲煮、拉花、烘焙、冰淇淋等领域的全国比赛冠军选手亲临现场,带给消费者一场冠军级的享受。

在文化周启动仪式上,“金牌侨都咖啡师”“第二批侨都特色咖啡馆”悉数亮相,消费者可以在摊位上尝到各位冠军们制作的“冠军咖啡”,大饱口福。2023年英国伯明翰国际蛋糕大赛金奖得主、江门甜品师陈淑婷,以侨乡碉楼为灵感,创作了极具侨都特色的蛋糕作品,一连三天都吸引了大量人气。首位中国籍世界咖啡拉花冠军——WLAC世界咖啡拉花艺术大赛冠军梁凡,受邀作为活动的文化推广大使,在博览嘉年华上作世界赛夺冠经验分享,引来不少粉丝围观。

一群啡友在户外打卡冠军咖啡,一群咖啡师在室内“拼”一杯冠军咖啡。

2月24日至25日,WCBC世界咖啡拼豆师大赛(江门赛区)在江门市文化馆开赛。27名选手经过2天现场比拼,将9款来自亚、非和美洲的精品咖啡,进行各种组合拼配,最终选出冠军拼豆师配方。后续,此次获奖的拼豆作品将出现在“啡尝幸福”慈善拍卖活动上。

时至3月,咖啡文化周的部分活动仍在持续,给市民带来持久悠长的咖啡体验。

这场咖啡文化周的火热,让江门咖啡产业体验了一把龙年“开门红”。按照江门的目标,今年底,全市咖啡相关产业要实现销售收入超20亿元,增长30%,咖啡器具生产、咖啡烘焙等环节都要有明显增长,把江门打造成为全国重点咖啡产业基地之一。

世界咖啡,侨都制造,也许这一天并不会离我们太遥远。

【采写】南方+记者 李霭莹

【摄影】南方+记者 杨兴乐


编辑 梁洁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