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廖志略:“深情牵挂激励我用心做好‘土特产’文章”

南方+

每年的2、3月份,是化橘红的开花时节。位于茂名化州市平定镇的化州市培林化橘红种植基地一片生机勃勃,600亩化橘红果树挂满花蕾,正含苞待放。“今年,我们预计可以采摘大概26万斤鲜果。”全国人大代表、茂名化州市培林橘红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廖志略说。

去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来到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对做好“土特产”文章、以产业振兴促进乡村全面振兴提出殷切期望。“化橘红既是我们当地的支柱性农业产业,也是我们的富民产业。总书记对‘三农’工作的深情牵挂,让我对投身化橘红产业的信心更足,目标也更加清晰。”廖志略说。

从小,廖志略便跟着外公种植和炮制加工化橘红。2015年大学毕业后,他返乡成立合作社,带领乡亲们一起种植和推广化橘红。

然而,创业之路起初并不顺利。“当时销路打不开,大家伙种植化橘红的积极性提不起来。”他回忆说。后来,他想了一些办法,比如带着乡亲们拍摄制作短视频,展示化橘红传统制作技艺,并开始线上直播销售。当地党委政府也伸出援手,多次组织果农飞赴外省,开展化橘红推介活动。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越来越多人知晓化橘红,产品的销售量不断增长。”廖志略介绍,自2015年至今,他和团队已经带动复管、新种超5000亩化橘红。近三年来,他们累计销售超过100万份化橘红,带动社员销售超7000万元,超3000户果农因此增益增收。

化橘红“火”了,怎样让产业提质增效?这些年,廖志略专注研发化橘红优质种苗种植、产品加工技术。一有闲暇时间,他便深入田间地头,走访化橘红加工户,收集意见建议和需求,不断尝试创新和改良生产设备。廖志略说,以前化橘红供不应求,加工效率也是影响因素之一。采用新设备后,每人每天加工化橘红切片的效率由此前最多16公斤,达到如今的120公斤。在提升产能的同时,也推动了化橘红规范生产的标准化。

“去年,当地还出台并推动了化橘红的仓储标准、种植规范等,让我们的种植、管理和生产更加规范化标准化,这为整个化橘红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廖志略说。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家乡,选择化橘红等特色产业作为自己的创业“赛道”,投身乡村振兴事业,这让“90后”的廖志略感到欣喜。

“目前,化州市化橘红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全产业链总产值破百亿元,带动超过35万人就业,许多果农靠种植化橘红给家里起了新房子,买了新轿车,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廖志略笑着说。

对于新一年的工作,廖志略干劲十足。“作为一名来自基层的代表,我将继续立足本职发挥专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研,聚焦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培育‘新农人’等献计献策。在‘百千万工程’建设中,我将继续深挖化橘红产业资源,带着乡亲们一起走好乡村振兴、共同富裕路。”他说。

【采写】南方+记者 陈嵘伟

【统筹】王聪 马立敏

编辑 辜继漫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