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家精神巡回宣讲来到广东:看不见世界的盲孩子们,如何被全世界看见?

广东教育头条
+订阅

打造“流量”18亿人次的网红思政课,有何秘诀?一节微积分课在选课时,为何总会被“秒杀”?看不见世界的盲孩子们,为何能在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被全世界看见?

3月2日,由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在华南师范大学举行。全国最美教师、浙江大学教授苏德矿等6位全国优秀教师结合工作实际,分享了在教育教学改革、引领学生追求真理、帮助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的动人故事。(直播回顾

巡回宣讲现场。

潜心育人,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郭晓芳现场提问。

郭晓芳出生在湖南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乡村教师。在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下,郭晓芳成为家里第10名教师,立志“当一名好老师”。

2019年,为解决农村薄弱学校思想品德课开不了、开不足、开不好的问题,湖南决定创办网络大思政课堂。经过层层遴选,郭晓芳成为“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的总班主任。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湖南省“我是接班人”网络大课堂总班主任郭晓芳。

为了调制出孩子们喜爱的“营养大餐”,郭晓芳将“时”和“事”作为课程建设的主线,在人物主题、内容形式、传播渠道等维度上不断创新,并邀请“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等科学家“现身说法”,为孩子们诠释科学的力量、奋斗的价值。

一堂堂精心打造的思政课,赢得千万学生的喜爱。截至目前,网络大课堂录制了60个专题,累计观看人数达18亿次,成为在全国颇具影响力的网络思政品牌。“在纷繁的网络世界,希望用爱去触碰千万颗心灵,托起民族的未来。”郭晓芳说。

把爱心奉献给孩子们的,还有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童梦幼儿园园长艾米拉古丽·阿不都。

作为一名边疆教师,艾米拉古丽·阿不都带着少数民族老师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学习,用普通话绘声绘色地给孩子们讲绘本故事,一字一句读给他们听,用普通话教他们发音、朗读。如今,园里的每个孩子都说标准的普通话。

学生小如(化名)刚入园时很羞涩,在班里也不愿意与他人说话,总是自己一个人默默地待在一个角落。在艾米拉古丽·阿不都和老师们的耐心教导下,他渐渐变得开朗,和小朋友、老师们“打成一片”。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巴楚县童梦幼儿园园长艾米拉古丽·阿不都。

20多年的从教经历,让艾米拉古丽·阿不都深刻体会到,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只有爱才能点亮爱。“我将以人民教育家为榜样,为祖国培养更多团结奋进、可堪重任的‘石榴籽’。”

“教育,不仅是改变一个孩子命运的最好途径,也是挽救一个家庭的最好方式。”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李龙梅分享了投身特殊教育23年来的心路历程。

在李龙梅看来,要想走进残疾孩子的内心,首先要走进孩子的家里。

盲孩子小海刚入学时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家长也经常联系不上。李龙梅花了整整两天时间,来到500多公里外大巴山深处的小海家,才知道他的妈妈身患重症,爸爸常年在外,家里没有人管他。

李龙梅就当起了小海的“妈妈”,夏天给他剪头发,冬天给他买保暖内衣,早上陪他跑步,晚上帮他补习文化课。在李龙梅的悉心照顾下,小海从职业高中毕业,当上推拿技师,还考取了盲人医师资格证,走出了人生的阴霾。

从大巴山巅,到大宁河畔;从武陵山麓,到乌江深处……这些年来,李龙梅和其他老师走遍了重庆及周边省市30多个区县,累计行程3万多公里,家访学生400余人次。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李龙梅。

为了挖掘盲孩子的潜能,李龙梅组建了扬帆管乐团,学校老师加入乐团给孩子们当“眼睛”,带着孩子们“看乐谱”“看指挥”。这些老师有的连简谱都不认识,但就是这样一群人,带着孩子们克服重重困难,登上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奏响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那一刻,看不见世界的孩子们,被全世界看见。

“跟这些孩子在一起,特别快乐,特别幸福。”李龙梅动情地说,“我愿意做一束光,照亮盲孩子的人生路。”

深化教学改革,微积分也“很有趣”

躬耕课堂,一批批教育家求是创新,积极探索创新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式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好的课堂。

每次选课,全国最美教师、浙江大学教授苏德矿的微积分课总会被“秒杀”。他把抽象的微积分讲得有趣精彩,深受学生喜爱。

“当你喜欢一个人,TA的一点变化都看在眼里,别人都变成了常数,TA才是唯一变量。”这是苏德矿讲解偏导函数时常用的生活故事。

“函数就是衣服,求导就是减衣服。天气突然热了,你要减衣服,一件一件减,到不热了为止。复合函数求导也一样,一层一层求导,直到内函数的导数有公式,就成了。”这是苏德矿讲解复合函数求导。

全国最美教师、浙江大学教授苏德矿。

“微分了忧伤,积分了希望。”这是苏德矿为学生答疑解惑时送上的“心灵鸡汤”。

轻松有趣的课堂,来自苏德矿日复一日的思考。每天晚上睡觉前,他会在脑海里反思当天上课还可以怎么讲,一坚持就是36年。

2017年,59岁的苏德矿看到游戏直播十分流行,也受启发当起了“主播”,把课堂教学直播出去,让更多人受益。2020年,苏德矿团队的微积分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

“懂、透、精、趣、情、德。”这是苏德矿的教学要诀。他说,自己将不断探寻新的教学模式与手段,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

近年来,职业教育发展迎来又一个春天。一批职业教育教师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从教20年来,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刘少坤的业余时间几乎都在企业岗位上,在实践中提升自身的水平。

2011年,刘少坤开始担任学校计算机系主任。他锚定“教师能力提升”这个重点,以做强项目为抓手,提升教师应用技术研发能力。在探索中,团队以“学着做项目—联合做项目—独立做项目”的“三步走战略”为教师发展强根。

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送餐机器人、智能窗帘、灯控……真实的项目激发了学生的创业创新热情。近年来,刘少坤带领创新团队获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大奖26个,300余名学生实现了创业梦想。

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授刘少坤。

刘少坤团队的人才培养成果吸引了业界知名企业的目光。华为、IBM公司、联想集团、京东集团等知名企业纷纷向学生抛来“橄榄枝”。

与刘少坤一样,全国最美教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授万荣春在职教领域坚守、奋斗。

“从工科博士到职业院校当老师,我来对了!”12年前,万荣春从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成为渤海船舶职业学院一名教师。

刚入职时,万荣春曾迷茫过,但渐渐找到了奋斗的方向。

虽然渤海船舶职业学院地处东北小城,但为装备制造业培养了一批人才,更有不少人参与航母、核潜艇这些大国重器的建造中。

万荣春选择了坚守。他说,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要为国家、为时代、为未来做好人才培养。

“你们正逢盛世,将来有一些人会参与到大国重器的建造中,要从现在做起。”万荣春常常勉励学生们,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强化人生担当。

“明天的大国工匠就坐在今天明亮的课堂。”在万荣春看来,每一堂课,都值得最用心地去讲。

为了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万荣春作为分项目负责人,推进学校实训基地建设,让实训项目与企业无缝对接,学生技能水平明显提升。从2014年起,学生参加全国技能大赛获个人一等奖15项,团体一等奖4项。

全国最美教师、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教授万荣春。

“一个人能走快,一群人能走远。”2016年,万荣春建立高强钢研究中心,结束了学校材料系没有科研团队的历史。3年后又建成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不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弘扬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大先生。教育家精神2024年巡回宣讲活动宣讲团成员由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学前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领域的时代楷模、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最美教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等优秀教师代表共25人组成。近期,宣讲团分赴全国12个省份开展巡回报告。

【文字】南方+记者 汪祥波 马立敏

【摄影】南方+记者 张梓望

编辑 邓素凡
校对 钟惠玲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